番外二:永生(源古典主義)(第2/3頁)

她自己當了三年導遊,連林海文一面都沒見到過。

而此時黑龍潭畫室裏頭,國內近兩年頗出風頭的青年雕塑家哲昇,從窗戶裏頭向外瞅了瞅:“雖然這窗戶貼了膜,但還是有點讓人起毛啊,天天一幫人在外面瞅你,你也不跟管委會交涉一下?這太近了吧?”

“他們來說的時候,膽戰心驚的,可憐巴巴,我都不忍心說。”

“你不忍心?”

“不然呢?”

“沒事,呵呵。”

“話說你今天怎麽又竄過來了?”林海文一臉胡子拉碴,頭發跟野人一樣,就是兩個眼睛亮的很,跟探照燈似的。

哲昇看看他:“這不是祁卉說你快瘋了麽,我來送送你。”

“滾吧。”

“說真的,你這樣真不行,你都到這個高度了,再不能調整好心態,真的分分鐘就瘋了。”哲昇還是挺擔心的,祁卉說林海文已經一個月沒有出過畫室了,吃喝都是弟子送來的,他也不說話,也不讓人靠近,一直畫畫畫,要是突然倒地暴斃,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他們這幫朋友裏頭,也就哲昇還算獨立一點,不是他的弟子門徒,祁卉就把他請來了。

結果哲昇一來,雖然看著是寒磣了一點,不過還算正常。

人站在畫板前。

畫板上鋪著一塊白布。

上面油彩斑駁——哲昇想著,要是這塊布被拿出去拍賣,估計幾百萬美金也是打不住的吧。

“畫完了?”

“嗯。”林海文微微點頭,突然一笑:“哲昇,你還記得麽?我畫完《黑龍潭》的時候,也是你第一個過來看見的。現在我畫完《浴火之河》的時候,你又是第一個,你個玩雕塑的,不覺得很浪費麽——這麽史詩般的時刻。”

“臥槽。”

哲昇都來不及跟他鬥嘴了。《黑龍潭》是什麽,是源古典主義第三層成熟期的標準——誰達到了《黑龍潭》的標準,誰就進入了成熟期,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人出現。而他至今還記得,第一眼看見《黑龍潭》的時候,那種震撼和洗刷視野的感覺。

那如今按照林海文的意思。

“《浴火之河》?第四層?”

“是的。”

哦。

那真是史詩般的時刻了。

“能打開麽?”

“嗤,當然,不然呢。”

“我怕它飛了。”哲昇沒有說笑的意思:“真的無法想象。”

“那就看看吧。”

林海文沒有猶豫,一伸手將白布扯開,露出下面的畫來。

“那是一捧火,那也是一條河,那是一個舞動的精靈,那也是一座靜謐的觀音。”哲昇後來在采訪中如此描述自己第一眼看到《浴火之河》的感受。

這幅畫乍一看,竟然更像是抽象派的作品,但很快,哪怕你是個毫無藝術根底的人,也很快會發現,不,它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種抽象的、現代的,它依然是古典的,因為它的一切都那麽恰到好處——不突兀,而且極美。

它是在水面上燃燒的火,也是在火焰裏遊動的水。

它是躍動的,也是凝固的。

它是野性十足的,也是寶相莊嚴的。

它是一朵火焰,也是一座神像,它是一片顏色,也是一座世界。

“我沒法跟你具體地形容它,我發現我做不到。”哲昇隨後補充道。

事實上,確實如此,在黑龍潭,他嘴巴張合了好幾次,都不知道該怎麽說:“這,我,到底,我的上帝,這是他權杖上的聖光麽?怎麽做到的?這麽,這麽——精致?”

“不,”林海文否定了這個莽撞的描述詞:“不是精致,是巧合。”

“巧合?”

“對,巧合,這世間最美的就是巧合,如果我們能夠抓住巧合,就能創造出最美的作品。”林海文的聲音都帶著悠遠的意味。

“抓住巧合?怎麽可能?能被抓住的還能叫巧合麽?”

“是的,是這樣的。但只要你把一切都準備好,一切都到了該到的位置,巧合就會如約出現——比最精準的計算機還要守時和恰到好處。”

“……”

哲昇無言。

“你看看這裏,”林海文指著《浴火之河》的一個小部分:“我在這裏用了三十六層輕重不同的罩染,這邊是三十七層,這邊只有六層,然後我用鏟刀這麽一刮,從這個角度,這邊,不要歪,不要輕也不要重,然後你看到沒有,這裏就像一片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奇觀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