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幽遊(上)(第2/3頁)

不過話又說回來,吳玉翀與遊方身邊的朋友們相處的都非常好,就像一枚天生討人喜歡的開心果,她自己也非常開心。自從認識遊方之後,這位性情有些薄涼的少女似乎變了很多,不知是刻意的表演還是在不知不覺中無意的成長,也許兼而有之吧。

遊方不讓吳玉翀去打擾道觀中清修的李永雋,但掛斷電話之後自己卻給李永雋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明日將要拜山。李永雋接到遊方的電話自然十分驚喜,連說遺憾,因為她不能親自到山外迎接,只得在山中恭候蘭德先生大駕。

遊方事先沒打招呼,來的時間有點不巧,疊嶂派掌門皓東真人恰於幾日前在西屏巖閉關,供奉長老千杯道人春節的時候倒是回來了,也想等遊方來著,但遊方一直沒來,他臨時有事又出山了,不知是去雲遊四海還是以周洪道長的身份去降妖捉鬼行走紅塵。

疊嶂派沒有設內、外堂,結緣長老吳嶺舟負責門外往來事務,更不巧的是,吳嶺舟接受邀請帶著一批弟子也出山了,在好幾個地方趕場講述與傳授道家養生之術。吳嶺舟在傳統養生學界很有名,也寫過好幾部專著,只是極少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江湖風門疊嶂派的長老。

想想也有意思,那位左十三與吳嶺舟在社會上公開做的事情差不多,也都是有秘法修為在身,但私底下幹的勾當外人就不清楚了,所作所為在個人自擇。疊嶂派位於深山之中,但弟子平時也要有吃穿用度,除了位於前山的道觀有香火供養之外,吳嶺舟負責的事情也是包括營生供養。

但這樣一來,掌門大弟子李永雋便奉命坐鎮宗門道場雲蹤觀無暇離開,不方便親自出山來迎接遊方。

遊方明明已經到了青城山腳下,為什麽還要等到第二天才登門,因為從他下車的地點到雲蹤觀所在,得走一天一夜。雲蹤觀不在青城山風景區中,而處於層層疊嶂的後山深處,李永雋曾告訴遊方從前山進去的一條路,沿途風光與靈氣極佳,最適合步行漫遊,她很想陪著他一起從這條路走過,登上觀蘭台。

所謂適合步行漫遊,當然絕不是一般人能走的,也就是他們這等高人才可自如穿行,遊方今日來到青城,自然就想從此路進山。

遊方下車後遠遠望了一眼景區大門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牌樓山門上那古意輕靈的飛檐,然後轉身背著包朝側面走了,他沒買票。

李永雋所說的這條路在山環水抱、草木蔥蘢間回旋,穿過前山景區曲曲折折到達後山深處,沿途也經過一些旅遊景點,但與開發好的旅遊線路完全不一樣,不是循表面的地勢,而是沿地脈靈樞巧妙的過渡婉轉幽深而行。

若天籟有聲,靈樞可聞,這條看不見、平常人也無法行走的路,便是青城山意的天成曲譜。

遊方在山中穿行,進了前山風景區,有一次擡頭還看見上空有索道,他則是在索道下的絕壁深壑中穿行。沿路所見群峰環繞如天然城郭拱衛,常年青翠,據說青城山由此得名。

自古即有“青城天下幽”之說,行走山中無論是舉目四望,只覺空翠四合、群峰疊嶂,空間的層次感以及角度移轉的變化堪稱神妙,遊方沿著山勢的靈樞脈絡穿行,盡管已踏遍千山萬水,行至此地,仍有變化紛繁卻又妙而不亂之賞嘆。

青城山是道家“第五洞天”,道教的發源地之一,今天仍然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中宮觀名勝極多,大多修建在靈樞薈萃之處,掩映於峰巒、溪谷、林木之中,與山勢巖泉一體。遊方在深山中曲曲折折行遊穿行,足跡仿佛也是蜿蜒於青城的獨特清流。

在山中漸行漸遠,漸行漸幽,並不是一味行走荒僻無人處,偶爾也穿出密林深壑,經過有宮觀或者村落的地方,遊方看似走的不緊不慢,但這一白天步行的距離不短啊。

從前山進入後山深處,山勢與水勢相融,亦諳合靈樞之妙,沿途有各種溪流、飛瀑、水潭、巖泉相伴,風聲與水聲相合,時而清越時而輕柔,不論遠望近觀、遠聞近聽,聲色幽情之美難以言述。

遊方在接近中午時分進入山中,這一路跋山涉水,穿行疊嶂四合,不知走了多久,漸漸的天已經黑了,山中昏暗,卻阻擋不了他的腳步。擡頭漸漸可見滿天的星鬥,遠望是群峰輪廓,能聞遠處水流如弦動之聲。

夜色漸行漸深,看似已無路前行,一轉彎繞過峰巒下的絕壁,卻見微光稍亮,一片倒映著星空的水潭就似突然呈現。

時間已是子時,遊方就在潭邊的一株大樹下稍事休息,上方的幽谷中有一道飛泉沿傾斜的山石瀉落,水勢不緩不急,靜夜水聲如柔柔傾訴。樹下無星光,但潭水中的倒影點點閃爍,元神似也能感應到那水面中的鬥轉星移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