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再做一期節目

林源搖頭苦笑道:“芮女士,華夏一些中醫秘方的流失,肯定不能用損失不太大來形容。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種流失對於中醫的損失是很大的。但我覺得,這種流失是無法動搖中醫的根本的,僅此而已。”

要知道,中醫的底蘊是經歷了幾千年的積累的,一個藥方,幾百個藥方,對於中醫這個龐然大物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不管是多麽神奇的藥方,都不會是不可替代的。

就拿林源祖傳的續命丸來說,這是林家先祖經過了幾代人研究積累下來的一個非常寶貴的名方。

可是,續命丸如果不存在了,難道中醫就沒落了麽?很顯然是不能的。

而且,只要有中醫理論在這裏,會有無數中醫同行研究,遲早會破解曾經存在的方劑,或者是能夠找到替代的方劑。

中醫是華夏文明的一座豐碑式的標志,它跟華夏的各個思想流派一樣,都在華夏文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整體而言,中醫是有著獨特的思想觀的一門傳統思想流派。不得不承認,在中醫發展的初期,是跟一些祝由,占蔔一些值得商榷的東西混雜在一起的。

古文字中,醫字的中間就有一個大大的巫字。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巫醫不分家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就算是在大唐,醫類學科裏還有祝由科這一門類。

難能可貴的是,古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主流的中醫,把祝由占蔔這些東西,從中醫中剔除出去,慢慢形成了一門比較專業,比較純粹的專門以治病救人為目的的單純學科。

要知道,華夏人歷來是尊重傳統,尊重祖先的。能把流傳了幾千年的東西給慢慢剔除掉,就沖著這份嚴謹,也應該給中醫加上不少分。

都說中醫的思想是唯心的,林源可不這麽認為。

林源認為,中醫是有唯心的成分,但總體而言,是在敬畏天地,也就是敬畏大自然下衍生出來的一套思想體系。

這樣的體系,在華夏古文明中可以隨處發現,也就是說,華夏古人對於世界的認知是充滿大世界觀的。

而因為當時所處時代的局限,一些現象無法解釋,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唯心的,形而上學的一些理論的出現。

有人曾經研究,東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著眼點的差距上。為什麽奠定當代思想體系的諸如邏輯學,物理學這些東西能夠在西方出現,而東方則是沒有出現,主要的原因就是東西方人在觀察世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亞裏士多德觀察的是日常的一些行為,因而就能夠根據日常的物體運動,人們的行為邏輯奠定了西方學科的基礎。

而到了東方,看看號稱是群經之首的《易經》,開篇乾卦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東方人,實際上也就是華夏人,一著眼就是廣袤無垠的宇宙蒼穹,然後是坤,也就是地,厚德載物,利生萬物。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東方思想所面臨的尷尬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觀察認知填補這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因而就造成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巨大的,鴻溝一般的強烈反差。

東西方文明的反差,其實也大體就是中西醫的差別。

西醫注重的是試驗臨床,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病症,都拿以往的實驗數據或者是臨床數據為金科玉律,根據已經發生的數字化案例,確定一整套的治療機制。

而中醫的治療,則是完全個案個例,認為每一個人的發病機理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人體的反應機制也大不相同,因而特別強調對人的診斷,然後就是辨證施治。

應該說,中醫和西醫各有各的強項,各有各的擅長,也各有各的缺陷。從診斷上來說,依靠醫療器械,和以往的臨床數據得出的診斷結論,明顯是不如中醫把每一個病人都當成是一個個例來對待更加科學。

而中醫對於個案的把握診斷,靠的是醫生的個人感覺。要知道,個人的感覺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感覺和數據,人們往往會選擇相信數據,這也是當代人們為什麽會相信西醫的一個原因。

在林源看來,中醫系有著巨大的分歧,各有各的特點,不能說哪個就比哪個強,更不能說誰更勝一籌。兩者都有從對方身上借鑒的地方。如果認為中西醫水火不容,甚至是無法做到互通有無,那將是整個醫學界的悲哀。

芮蔓聽得連連點頭,笑問道:“林先生,您說的未免有些悲觀了吧。中醫的情況我不太了解,而西醫已經進入到電腦控制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進行治療的時代。雖然這還只是起步階段,但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在這種情況下,您覺得中醫還會有抗衡西醫的資本麽?”

“呵呵,芮女士,無論什麽時候,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最後都會有個共識,那就是越發展,人們對於中醫的認識就越慎重。芮女士,你大概知道西方人目前有個觀點,認為科學的終極是神學,西醫和中醫,發展到最後也可能會是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