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兇猛的“左勾拳”

“根據偉大的衛國戰爭經驗,坦克性能的先進與否,只不過是眾多決定勝負的因素之一,並不是全部……”

類似的話,在翌日淩晨的彼得羅夫少將口中得意洋洋的說了出來,此時此刻,這位伏龍芝軍事學院的高材生,深得大縱深作戰理論精髓的蘇聯少壯派將領,站在一處略微凸起的沙丘上,不時的用加在面前的炮隊鏡,望著數公裏外正在阿拉伯河上架設浮橋的伊拉克工兵。

而在他身後數公裏遠的地方,伊拉克炮兵陣地上,近兩百門蘇制122mm和152mm口徑火炮不斷傾吐著嗜血的火舌,將雨點兒般的炮彈傾瀉在河對岸伊朗中部集群的防禦陣地上,騰起的熊熊烈焰將剛剛泛起的霞光全都遮蓋得黯淡無光……

與此同時,伊拉克航空兵在借助晨曦的微光,從各處前線機場起飛,在二十余架米格23和米格21戰鬥機的護航下,號稱“載彈卡車”的12架蘇24戰鬥轟炸機,對伊朗中部集群防線深遠縱深的指揮中心、通訊樞紐、前線機場以及兵力集結點和重點的後勤補給基地實施不間斷的猛烈轟炸。

以24架蘇25攻擊機所組成的前線支援力量,則對阿拉伯河對岸的伊朗防線的淺近縱深和炮兵陣地、預備隊集結點進行猛烈突擊,一時之間,伊朗中部集群前沿、縱深防禦地帶、深遠後方幾乎全部遭到致命的打擊……

沖天的火海將地域寬廣的戰區全部籠罩,很多士兵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就被伊拉克猛烈的炮火奪去的生命,至於遭受到如此猛烈打擊的中部集群指揮部,更是陷入一片混亂,司令官在伊拉克人進攻的前一天返回德黑蘭,參加最高領袖的召開的特別軍事會議。

代為指揮全軍的參謀長,則在伊拉克第一波空襲中被炸成重傷,再加上通訊中心被擊毀,中部集群指揮部作為一個戰區指揮機構,已經失去了他應有的功能,而這更促使伊朗前線士兵的絕望和崩潰,從攻擊發起到現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堅固的伊朗中部集群防線已經瀕臨崩潰……

而導演此次大範圍,多層次,立體式突襲進攻戰的不是別人,正是在沙丘上用炮隊鏡,觀看戰局發展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顧問,蘇聯少將,安德烈·彼得羅夫,作為蘇聯軍情總局局長伊瓦舒京大將手下的得力幹將,早在1981初,彼得羅夫就開始與伊拉克當局進行接觸,不過當時有礙於蘇聯對伊朗的緩和政策,雙方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可隨著伊朗在1981年年底,對伊拉克發動一系列發規模攻勢,並取得勝利,再加上伊朗拒絕蘇聯提出的苛刻條件,蘇聯迅速調整兩伊政策,開始全力支持伊拉克,恰在此時,外號“老爹”的法國人老薩科齊,作為美國在兩伊方面的協調人,找到伊瓦舒京大將,希望能夠協調立場,全力支持伊拉克擊敗伊朗。

當然這其中老薩科齊夾雜了不少私人恩怨,但整體上卻符合蘇聯的基本利益,尤其是老薩科齊擋在前台,正好為蘇聯大規模裝備,和訓練伊拉克新組建的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提供了掩護。

而彼得羅夫少將以其出眾的才能和超強的能力,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裏,就將共和國衛隊打造成一支中東首屈一指的強軍,此時此刻,由一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師、裝備三百輛T-72坦克、400輛BMP-1步兵戰車,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導彈、其他技術兵器的龐大攻擊機集群,已經在阿拉伯河沿岸嚴陣以待,只等工兵將浮橋架好,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動起來,將伊朗徹底淹沒在裝甲洪流當中……

彼得羅夫對自己此次導演的進攻作戰滿意得難以自持,雪白的臉上始終掛著洋洋自得的欣喜笑容,因為他知道這次代號為“左勾拳”的攻勢,一旦開動,他所指揮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即將成為一團兇猛的拳頭,砸開伊朗中部集群的防線。

進而化作兇猛的左勾拳,將伊朗勢力最強的南部集群的脊梁骨打斷,只不過他自認為的所謂傑作,並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就比如剛剛抵達前線的敗軍之將,法國人奧朗德就是其中一位,當然,彼得羅夫少將對此並不在乎,反倒是作為一種炫耀,向著奧朗德娓娓道來:

“就以1943年夏的庫爾斯克會戰為例,當時的納粹德國的裝甲部隊無論在技術狀態上,還是在技戰術性能上,都遠遠超過我們蘇聯的裝甲部隊,可是後來呢?我想全世界都清楚最後的結果,而我們也從中總結出一套堪比真理的結論:

那就是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誰的坦克裝甲車輛多,誰就會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當下,伊朗的裝甲部隊已經在進攻當中消耗殆盡,至於你所說的那支精銳伊朗裝甲營,也不過36輛坦克,而我們,則足足有三百輛,在10比1的絕對優勢面前,就算上帝降臨也會被無情的碾成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