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尚”的人(第2/3頁)

棋下完以後,結果和以前稍有不同,這盤棋居然下成了和局。趙光義大怒,認為這位“棋待詔”還是在陽奉陰違,犯了欺君之罪。因此命令侍衛把這人丟進邊上的池塘裏。開始這位“棋待詔”還不知道皇帝是來真的還是來假的。見周圍的侍衛真的準備動手了,才嚇得哇哇大叫:

“且慢且慢,這盤棋其實是我贏了……”

這位“棋待詔”攤開自己的手掌心,手中還藏有一個棋子。原來他把自己吃過的一個棋子藏起來了,這樣在計算勝負的時候,就讓自己少算了一目。因此這盤棋真正的結果,是他贏了皇帝一個子。趙光義於是哈哈大笑,認為他沒有“欺君”。於是放過了這位“棋待詔”,不僅放過了他,還賜給他一個金花碗。當然,趙光義也知道自己探不到人家的底了,後來也很少找這位“棋待詔”下棋。

這個故事的原理和“棋魂”中的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日本的故事是悲劇,而中國這個故事充滿喜感。日本就一直沿用這樣的圍棋規則,計算勝負的時候一直也有這樣的習慣,一直到現代。

在正常情況下,判斷勝負是不用這麽復雜的。絕大部分職業比賽,棋下完以後,對局者對最後的結果應該都是心知肚明。當然,如果棋特別微細,打劫和提過的棋子非常多,再加上用時緊張的話,職業高手也有可能無法立刻判斷清楚勝負。在這個時候,記錄下來的棋譜就非常重要了。這可能是最後判斷勝負的依據。

特別是日韓的職業高手,如果對最後勝負有疑問的話,他們都習慣性先看一下棋譜。別看這些職業棋手是大高手,有時也會產生錯覺的。日本一次“大三冠”的決賽,由林海峰先生對石田芳夫先生。石田先生一直是林先生的“苦手”,那次比賽也是這樣。石田先生最終半目獲勝,有趣的是,一直到終局以後,林先生點錯了1目空,他還以為是自己贏了。就是裁判報出了結果,他還不敢相信。他甚至做出了一個有趣的動作,就是到處找棋子,以為自己吃過的一枚棋子被弄丟了,少算了自己一目棋。因此在桌子底下到處找。

正當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總算是他的對手才最了解他。石田先生立刻在棋盤上一個地方指了一下:

“您是不是在這個地方多算了1目棋?”

林先生仔細一看,還真的是自己產生了錯覺,就在石田先生指出的那個地方,自己從一開始就多算了一目棋,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覺察。石田先生能夠很快發現問題,這是因為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當中。圍棋就是這樣,圍棋是“手談”!那種通過棋子交流的感覺,只有真正的對手才能感知。對局室裏當然還有其他人,能夠真最快弄清楚情況的,往往都是對局者。

估計石田先生在對局中就會非常奇怪,明明是自己贏的棋,怎麽對手會覺得他要贏呢?林先生的判斷,他在對局中應該就可以感覺到的。因此他在賽後,可以立刻指出,林先生最可能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到了後世,在國際比賽中,也由於這樣的規則問題產生過幾次爭議。而出多半發生在韓國棋手身上。幾次爭議都是發生在預選賽上,因為比賽的級別比較低,棋譜記錄可能不健全,也有可能根本沒有記錄。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低級錯誤。說實話,只要發生這樣的爭議,問題基本上都是出在韓國棋手身上。

要說韓國對圍棋最大的貢獻,就是出了幾位不世出的絕世天才,從曹燕子到李石佛,從劉昌赫到李石頭。這些都是天賦卓絕的圍棋高手啊。這也常常讓李小強感到郁悶,在未來的幾十年中,韓國怎麽就出了這麽多頂尖高手呢?真是沒有天理。而在圍棋的其他方面,特別是在圍棋文化方面,韓國的貢獻幾乎為零。他們太把圍棋當做競技了,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這肯定不能算是一個好的事情。

按照李小強的本意,自己擔任這個記譜員的工作,就當自己置身於圍棋歷史當中。可以好好感受一下這樣的氛圍。以旁觀者的身份,最近距離的觀察一下圍棋大師們的比賽。無奈畢竟不是自己的對局,李小強始終無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參與者,而絕不能只做一個旁觀者……”

在對局室內,這樣的念頭不可遏制的在李小強心中增長。當然,這可能也是他唯一的收獲。

在這盤比賽中,藤澤秀行發揮出色,大勝加藤正夫九段,順利的進入了首屆“應氏杯”的四強。

“哈哈,這樣的四強結果,咱們中國人應該最有希望那冠軍吧……”

四強產生後,最高興的就是應昌期老先生。的確,在剛剛產生的四強中,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除了藤澤秀行先生外,聶旋風擊敗趙治勛,順利進入4強。林海峰先生擊敗江祝久,曹燕子擊敗小林光二,搶到另外兩個四強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