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虎卣(第2/2頁)

而且,據記載,米芾傳世的作品多為小字,大字作品一共就只有三幅。這三幅作品,一幅收藏在滬市博物館,一幅收藏在故宮,還有一幅在日本,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公認的米芾大字作品傳世。

“這或許就是這幅字被認為是贗品的主要原因吧。”

李逸在心中暗暗的下了判斷,不過這個結論卻便宜了他,這很顯然又是一個大漏。

只是,想起老弗郎索瓦同學只是走了一趟華夏,搜集的20幅作品裏邊就有4幅頂尖之作,而且價格更是低的驚人,李逸的心裏就是一陣陣的向往,要是能夠生在那個年代,又擁有鑒靈牌,天哪!那豈不是要發死?

不過,還好他沒出生在那個年代,否則多半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作品落入別人之手,要知道,那個年代平均工資也不過才區區數十元,不但很多看似可以掙錢的門路都是違法的,而且無權無勢的話,出國幾乎就是夢想,他又怎麽可能像現在這樣,只是通過賭石就積累起了一大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資金?又怎麽可能像現在一樣,隨意的在國外撿漏?

將《牧馬圖》、《念奴嬌》、《行草五言詩》,還有那幅仿唐伯虎的作品收集到一起,李逸問道:

“這4幅作品多少錢?”

弗郎索瓦沉吟了一下,說道:

“你一共給我100萬歐元吧!其實,這幾幅都是仿作的很有水平的,而且印章也都比較齊全,平時如果有人想買的話,我每一幅的單價都不會低於50萬歐元,可誰讓羅果夫是我最好的朋友呢?好朋友的好朋友是必須得到照顧的。”

李逸呵呵笑了兩聲,這四幅裏邊三幅都是真跡,當然水平很高。因此,對於這麽大方的將真跡當成仿作,直接用白菜價處理給他的弗郎索瓦,他鄭重的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謝謝了哦!

吩咐胖象將作品收好,李逸站了起來,弗郎索瓦收藏的華夏古董足足有兩大房間,而他現在,才剛剛看完了一面墻,最多也就再加上一個箱子,剩下的,還很是任重而道遠呢。

“哦,李先生,請您稍定,我這裏還有幾件東西,想請您幫我看看,當然,如果您有興趣的話,我們也可以仔細的談談。”

李逸微微一笑,看了羅果夫一眼,這家夥猜的果然沒錯,弗郎索瓦果然還藏著好東西!

“弗郎索瓦先生,您實在是太客氣了,能夠鑒賞您的珍藏,絕對是我的榮幸。當然,我對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有興趣……”

李逸一邊客氣,一邊又慢慢坐了下來,這家夥,會拿出來些什麽好東西呢?

弗郎索瓦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兩人稍等,抱起李逸挑剩下的那些卷軸放回原處,然後稍稍移動了一下腳步,打開了旁邊的那個保險櫃。

“這是……虎卣(you,三聲)?”

李逸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過了半晌,才小心翼翼的吐出了一口長氣,生怕驚擾了眼前那個被一只兇惡的猛虎抱在懷裏的小人。

弗郎索瓦抱過來的,是一件高約36厘米名為虎卣的青銅器,是華夏古代鑄造的一件類似於神話象征或者是圖騰一樣的祭祀物品用來盛酒的器具。

目前,世界上現世的虎卣一共就只有兩只,大小形狀大同小異,都是華夏商朝晚期所鑄,可惜的是,卻都不在華夏。

這兩只虎卣,一只被收藏在法國的池努奇博物館,另一只,則收藏在日本的京都泉屋博物館。

虎卣的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非常奇特。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則張口欲啖人首。

就是這個造型,還曾經引起了虎卣命名上的爭議。

華夏學者認為這是虎食人,所以一開始將虎卣命名為“虎食人卣”。可是日本學者卻認為,這個造型代表著人與虎的和諧相處,代表著人物共處,天人合一,所以命名為“乳虎卣”。後來為了避免爭端,才統一為虎卣。

從青銅器人物表情和動作看,確實像是人虎和諧相處,可是,華夏出土的其他文物上,有很多虎食人的紋樣,所以實在不好說當年采用這個造型的匠人究竟是個什麽意思。

不過這一點都不關鍵,關鍵的是,這件虎卣如果是真的的話,那麽,它很可能就是這個世界上被發現的第三只虎卣,而且,如果李逸願意,它將屬於華夏!

華夏也將擁有自己的虎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