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秘密太多了(第2/3頁)

40倍的放大鏡果然不一般,剛剛湊近那塊黑斑,李逸就發現了端倪,這塊黑斑還真的是有問題!

“這是個什麽意思?”

在40倍放大鏡強悍的效果下,李逸看到,不止是這塊黑斑,甚至包括這塊黑斑附近大約黃豆大小的一片區域,翡翠的紋路都有點不對勁,竟出現了一片好像是水流過般的網紋狀印記!

幾乎所有玩翡翠的人都知道,翡翠有A貨、B貨和C貨之分。其中B貨,又稱漂白貨,是經強酸浸泡,腐蝕,溶解翡翠中的雜質、汙點之後,又用真空負壓法注入透明樹脂,填充腐蝕過後變的疏松的玉石結構的翡翠。

這種樹脂的折射率接近翡翠,拋光後,幾乎與高档翡翠沒有什麽區別。

但是,這種所謂的沒有什麽區別,只是在肉眼觀察或者放大鏡倍數不夠情況下看到的情景,如果換成40倍,甚至20倍的放大鏡,就能發現,二者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由於組成翡翠的礦物顆粒硬度不均一,所以經過拋光的翡翠顆粒都比較大,翡翠表面在反射光下肉眼觀察,可以看到翡翠表面出現輕微均一的凸凹不平的外觀表現,俗稱微波紋。

這種微波紋,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凹陷起伏之間過渡平滑,呈無間斷的現象。而且,就算是質地稍差一點的A貨翡翠,其原生顆粒也沒有被破壞的現象,只是次生礦物多了一點。

可是B貨就不一樣了,因為使用了酸堿類的東西對翡翠進行了清洗,除去了雜質,所以會在表面留下仿佛水流過般的印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紋。

這一小片區域居然經過了酸洗處理?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他們想掩飾什麽東西不成?

這一下,李逸來了興趣,他先是想了一下,然後起身從工具箱裏拿出了一把刻刀,小心的在這塊黑斑的表面刮了兩下,然後盯著刮下來的東西研究了起來。

刮下來的東西應該是一種膠質物,不過這種膠質物是黑色的,而且不像是故意染的,這就是膠水本身的顏色。

先酸洗,然後填充……

可是,別人酸洗、填充是為了清除雜質,讓翡翠變的更漂亮,你這卻是在故意制造缺陷,這為的又是哪般?

凝神細思了一會兒,李逸決定冒險,他準備用刻刀把表面這層膠質刮掉,如果有必要,他還準備把酸洗過這一塊全部刮開,哪怕這只鐲子因此變得一文不值,他都要試圖去解開這個秘密。

“咦?”

沒想到,剛剛刮了幾下,手鐲就出現了一個神奇的變化,黑斑竟變淡了!

拿過放大鏡,仔細的盯著變淡了不少的黑斑看了一陣,李逸又拿起了刻刀。

十分鐘之後,謎底終於揭曉,這個地方並沒有經過酸洗,只是有人在表面點了芝麻大一小片黑色的膠質,而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黑斑下的這一串微雕字母!

“A·Victoria!”

A應該是Alexandrina,也就是亞歷山德拉的縮寫,而Victoria,就是維多利亞!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這果然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手鐲!

李逸興奮的揮了揮拳頭,不過隨即就被一連串的疑問淹沒了。

首先,這英文名字是誰雕上去的?是雕刻這只手鐲的玉雕師,還是後來加上去的?另外,這黑色的膠質又是誰加上去的?他為什麽要加這些膠質?如果是為了遮掩這個名字,那也不應該加成黑色的啊?

撓了撓頭皮,李逸拿起放大鏡,盯著這幾個字母仔細的研究了起來。不一會兒,他就確定了,這應該是雕琢這件手鐲的玉雕師的手筆,因為某些筆畫的處理方式和手鐲表面上那兩只鳳凰的處理方式非常相像!

“看來,這玉雕師還是一位懂英文的玉雕師……只是,又懂英文,又會微雕,玉雕水平也很不錯,這究竟是誰的作品?”

幾個名字在腦海中閃過,李逸搖了搖頭,微雕還好說,至於人家會不會英文,這玩意根本就無法查證!

認不出玉雕師就不知道這件玉鐲的出處,這是一件頗為可惜的事情。

因為李逸希望這是宮中高手所雕,這樣,這件玉鐲就很有可能會是當年慈禧老佛爺贈送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物。

當然,這個贈送很可能是被逼的,但再怎麽說,這也是牽扯到兩個女王的一件寶貝,一旦認定,其價值就會翻著跟頭的往上漲。等將來李逸準備還給英國皇室的時候,就能開出更高的條件!

“應該是慈禧為了求和,被逼送的吧?否則哪個人會閑了沒事幹,搞這麽復雜一個雕刻過的翡翠手鐲?這玩意根本就沒法戴嘛!”

李逸琢磨了一下,覺得還真有這個可能,因為這種受迫於強權之下,明面上不敢反抗,背地裏卻蔫吧蔫吧使壞的,平常生活中就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