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秘密太多了

李逸搜索到的這第一條信息是上世紀90年代曝出的一樁醜聞,瑞士銀行的“納粹黃金案”。

瑞士銀行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保險箱”,憑的正是其在1934年制定的西方第一部銀行法——《銀行保密法》。

所謂銀行保密,是指所有在銀行工作的人,無論高級職員還是普通雇員,都不得泄露任何與業務有關的資料,甚至連某人是否是銀行的客戶這樣簡單的信息,都要守口如瓶。

根據保密法規定,瑞士銀行甚至允許客戶以代碼或者代號存款。

《銀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銀行裏的財富像進了保險箱般可靠。但是另一個問題隨即產生:如果某人在瑞士銀行以匿名方式存入一筆巨款,而他本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沒有交給銀行一份遺囑,臨終時也沒有機會把取錢的密碼告訴家裏人,那他的這筆存款就將永遠呆在瑞士銀行裏取不出來。

這就是“納粹黃金案”產生的前提。

“納粹黃金案”包括兩個部分,即猶太人的存款與納粹的贓款。

二戰爆發前,許多猶太人在瑞士銀行都有大筆存款,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人大多在德國的集中營裏慘遭殺害,這筆錢的帳號和密碼也隨著他們一道化為灰燼。

二戰結束後,瑞士銀行只是象征性地進行了部分賠償,卻把大多數存款隱匿起來。1989年的時候,這個秘密被捅了出來,但到現在還沒有妥善解決。

除了猶太人的存款,就是納粹的贓款了。

二戰期間納粹為自己瘋狂掠奪財富。據1945英國當局的一份報告估計,納粹戰利品的總額大約在5.45億到5.5億美元之間,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46億美元。

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只包括納粹從被占領國家中央銀行的保險庫裏盜取的黃金,而被納粹掠奪的個人財產的確切數字則永遠是個謎。有記錄顯示,僅憑納粹一個小規模集中營,每個星期就可以集中10公斤重的金牙。

為了掩人耳目,納粹把掠奪來的黃金,一部分藏在德國各地和帝國銀行,另一部分則藏在其他一些中立國的銀行。而瑞士銀行正是大筆納粹黃金的理想保險箱。

而且,二戰時期,瑞士還曾利用中立國的地位和完善發達的銀行體系間接地幫過納粹德國的大忙。這個不僅僅包含了對公交易,很多納粹的高官甚至一般人員都將他們的贓款轉移到瑞士銀行。

按照這些信息分析,李逸拿到的這個名單,有可能是猶太人在瑞士銀行的存款,也有可能會是納粹的私人存款。

而紙張前邊那些大寫字母,有可能是名字的縮寫,也有可能會是一些代號。

如果是猶太人的存款,雖然拿了也沒什麽,但終究是有些虧心。可如果是納粹分子的贓款,那拿起來就沒什麽心裏負擔了。

可是,怎麽判斷這些帳號是哪一邊的呢?

李逸撓了撓頭皮,很容易就想到了一個方法,看開戶的時間。

如果開戶時間比較早,那麽基本上就應該是猶太人的帳號,可如果開戶比較晚,尤其是在猶太人被大肆屠殺之後,那十之八九會是那些納粹分子的賬款。

李逸決定先派個人過去看看,畢竟,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這些賬戶是否已經被人認領了。或者,就算是沒人認領,也有可能會迫於國際壓力,已經被處理了。

“威格林……”

看著紙張上那三個在威格林銀行開設的帳號,李逸微微搖了搖頭。這家銀行倒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算他是這三個賬戶真正的主人,都已經沒辦法討回賬戶裏的東西,更何況,他本質上也在打算著做一個強盜或者是小偷……

從前邊8條信息裏抄了兩條,李逸將谷楓喊了過來。他打算讓谷楓先過去摸摸情況,然後再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具體處理。

將他判斷的情況詳細跟谷楓講了一遍,反復交代谷楓小心從事之後,李逸將剛剛買到的那只翡翠手鐲拿了出來。

這只鐲子,鑒靈牌給出的鑒定結果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東西,如果能夠找到證據,將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否則的話,也就是一件稍稍有點特殊的藏品罷了。

雖然有可能英國皇室會留有這只玉鐲的相關記載,不過,要拿到這個記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他也沒有什麽正當的理由。所以,李逸想要再仔細的看看,究竟能不能從這只鐲子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目前,這只鐲子上最可疑的地方就是那個芝麻大小的黑斑。

按照常理來說,無論這只鐲子是當年清朝在外事活動中送的,還是當時在遠東的英國自己人供奉的,都絕對不可能將這種帶有缺陷的東西獻給女王,可是……

李逸從工具箱裏翻出了一只40倍的放大鏡,而他平時隨身攜帶用於鑒寶的,則是一只10倍的,他之前用那只放大鏡大概的看過,沒發現什麽秘密,現在只能再試試這只40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