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世界上最貴的木箱(第2/2頁)

不過彼《遊春圖》卻非此《遊春圖》,那一幅,因為上邊有宋徽宗趙佶的題簽,所以雖然也有人曾經質疑可能是五代時期的一件仿作,可眾多的史學家、鑒定師還是根據這個題簽判定是展子虔的真跡。

但現在李逸發現的這個情況卻足以表明,目前那幅被視為絕世奇珍的《遊春圖》其實只是一幅仿作,因為真跡到現在都還被封在明代弘治年間,也不知道究竟是屬於哪個家夥所有的一個大木箱的頂蓋裏!

不用其他作品,僅僅是這一幅,如果現世,絕對會在華夏史學界、收藏界掀起滔天巨浪,軒然大波!

其他蘇軾、倪瓚、吳鎮、沈周等人,論名氣猶在展子虔之上,只是因為年代的原因,他們的作品在歷史價值上可能會稍有遜色,但單就本身的藝術成就和在華夏書畫史上的地位,卻又無一不是當時的一時之選,一代豪傑!

而他們的作品,能夠流傳到今天,絕對都是華夏民族不可多得的絕世瑰寶!

尤其是南唐衛賢的那幅《春江釣叟圖》,雖然早已失傳,但據相關史料記載,這幅作品問世之後,被當時的唐後主李煜盛贊,而且還詩興大發,親筆在畫上題《漁父詞》二首,這又是何等的殊榮?

“閬苑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鱗,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詞已是千古絕唱,那麽,配得上這兩首詞的那幅畫呢?

一時間,李逸心癢難搔,他恨不得現在就能打開這處密格,將這幾幅作品都一一取出,因為除了衛賢畫上可能有的兩首題詞之外,這裏還有一首真正的千古絕句在等著他去欣賞,蘇軾蘇東坡親手所書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曾有此詞一出,無人再敢詠中秋之說法。而且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更加上全篇皆是佳句,李逸認為,這首詞絕對能排在歷代詞作前五之列,而且並不是沒有問鼎的可能!

千古絕句,再加上蘇軾在書法上的成就本身就是絕高,甚至達到了和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並稱宋四家的程度,其親筆所書自己寫就的千古名篇,這篇書法,只是想想就讓人激動的渾身發抖!

而且,和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並開創了著名的“吳門畫派”的沈周沈石田的那幅《煙江疊嶂圖》,不但本身就極為珍貴,而且它的創作年代又能從側面驗證這件堪稱國寶的戧金雲龍紋朱漆盝頂箱的年代,這所有的一切,竟這麽巧合的湊在了一起,又讓李逸怎麽能夠不激動莫名?

只是,這些作品越珍貴,李逸的心中就越發猶豫,這些瑰寶即便被他所收,也絕不僅僅代表著就只是他一個人的財富,他真的能這麽自私的將它們放到國外,放到自己的藏寶密室,讓它們在暗無天日中繼續被雪藏的命運嗎?這種做法,和讓它們待在這箱子的夾縫中不被人知又有什麽區別?甚至在被他取出來之後,被損毀的風險還有可能會更大,而這樣做僅僅只是為了怕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劫奪,這樣,真的值得嗎?

可是……

李逸苦笑了一聲,他固然可以大公無私的將這些都一捐了之,即便那些博物館有再多不好的傳聞,像是這種國寶級的文物想必也不會也不敢任其損毀遺失,可是……

可是這個虧,吃的實在是太大了啊!這些,都踏馬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誠然,現代社會將無私奉獻當做一種美德,可是當奉獻的程度超過了一定的標準,那又該叫做什麽?

他甚至可以想象,當他將這些頂級的珍貴文物一件件都拿出來捐給國家之後,他腦袋上那個“冤大頭”的光環恐怕會比“華夏首善”陳某人更加的不堪,這又是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