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好多寶貝(第2/2頁)

“你奶奶的!”

嘟噥了一聲,李逸將照片放到一邊,又拿起了第五張。

第五張,第六張……

李逸一張接一張的將這二十六張照片看完,又從中挑出來了兩張,一張是唐長沙窯所產的獅座詩文枕,另一張則是明代的戧金雲龍紋朱漆盝頂箱。

長沙窯是華夏唐朝彩瓷的發源地,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後期逐漸盛行,在晚唐達到鼎盛,而後衰落於五代末年。

因為窯址地處長沙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所以又叫做銅官窯。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有12個省份,國外有朝鮮、日本、印尼等13個國家,都出土有長沙窯瓷器,因此市場上的仿品非常之多,但實際上,真正長沙窯瓷器大多數都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館裏,流通在市面上的往往都不是精品,而且數量極少。

目前現世的長沙窯瓷器品種多達70余種,種類堪稱歷代瓷窯之冠。只不過和後世不太一樣的是,長沙窯雖然也有瓶罐碗碟等造型,但最常見的,卻是各種各樣的瓷壺和動物玩具。

另外,長沙窯所產的瓷枕也非常有名,其中的精品,其價值甚至比宋代定窯所產的孩兒枕還要珍貴,約翰·卡魯提供的照片上的這個獅座詩文枕就是其中之一。

這件瓷枕,通體施以青釉,枕面和底座均成長方形,中一臥獅承托枕面,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工”字一樣。

詩文枕的枕面為長方八角,兩端是褐綠彩六邊幾何圖案裝飾,中間部分則用褐彩書七言絕句一首。這個瓷枕看起來小巧玲瓏、造型別致、裝飾獨特,絕對是瓷枕中的一件極品。

相比起這件瓷枕,那件明代宮廷所制的戧金雲龍紋朱漆盝頂箱,也絕對是一件不遑多讓的頂級國寶。

戧金,又名槍金,沈金,是一項由戰國時代錐畫技術發展而來的髹漆工藝,最早見於西漢,至明代發展到了頂峰。

盝,則是指古代的一種盒子,這種盒子,多為小型妝具,常多重套裝,頂蓋與盝體相連,呈方形,蓋頂四周下斜,所以這種樣式的建築也成為盝頂。

這件箱子,戧金技藝極為熟練,運刀迅疾,剛勁挺秀,金色閃爍,光彩奪目,當為明初戧金工藝的典範。

整個木箱,又內分三層,中有套鬥,下有抽屜。箱的頂部及四側面均飾團龍紋,邊部飾忍冬紋。其中龍紋五爪蛇身,細鱗卷尾,錐刻的活靈活現,表達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

而且,箱的活頁、穿鼻、提梁及鎖鑰等,均系減金鐵件,又飾有雲龍紋等,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看到一點的銹蝕,這絕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傳世精品。

“約翰·卡魯,這幾件東西我都很感興趣,至於交不交換,能不能夠比上這幅《呐喊》的價值,則要等到見到實物才能下定論,不知道您什麽時候能讓我看到實物?”

約翰·卡魯猶豫了一下,說道:

“李逸先生,如果您想看到實物的話,我建議您最好能跟我回一趟挪威,因為您也知道,這些東西過海關會很麻煩,而且它們實在是太珍貴了,我怕過多的運輸會給它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傷,還有最關鍵的是,您到了挪威之後,我能夠提供給你供您選擇的絕對不僅僅是只有這二十多件……”

“這樣啊……”

李逸沉吟了一下,問道:

“那請問您什麽時間會回挪威?”

“呵呵,我這次過來的事情已經辦完了,隨時可以離開。”

李逸點了點頭,說道:

“請您稍等片刻,我還要打幾個電話,才能確定行程。”

李逸需要聯系的是田澤川,因為那次交流之後,他委托田澤川先和藤澤接觸一下,如果有可能,可以直接開啟相關的談判。雖然田澤川還沒給他回音,但他估計也就這一兩天就會有具體的消息反饋。

另外一個則是羅果夫這邊,因為雙年展結束後會有一個古董商的聚會,而他答應他在聚會上幫他介紹幾個擁有大量華夏文物的收藏家,這些,都是不容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