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肚痛貼》(第2/2頁)

只是這個推論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那就是作為紙本書畫作品,對於保存的環境要求極高,精心保管的傳世作品被損毀的都不計其數,環境惡劣的古墓又怎麽可能會保存的這麽完整?

或者說,就算是在古墓的密閉空間中保存的尚算完整,但像這種數百上千年都沒有接觸過空氣的紙張,只怕是在被帶出古墓的一瞬間就會化為飛灰,難道,這個盜墓賊居然還是個雅賊,還知道這幅作品的珍貴,在第一時間就采取了完善的保護措施?

李逸知道,即便是有這個可能,其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

那麽就只剩下了另一種可能,可是,不要說是當代、近代,就算是連古代那些書法大家都算上,能夠將張旭書法臨摹到這等境界的,李逸也想不出幾人,更何況,如果是古人所臨,又怎麽可能會繞過鈐印的問題?

絞盡腦汁的琢磨了一陣,李逸忽然恨不得給自己一嘴巴,這篇作品就算是從古墓中被盜掘出來的,也絕對不可能會是唐墓,因為之前他還在長安碑林看到過這幅書法的石碑,那可是宋代才雕刻的!

這麽說來,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那就是當代人所仿!

還真是可惜啊,這麽一幅驚世的作品,推斷到最後居然是新仿,相對於這個結論,李逸寧肯它身上背負這千古難解之謎,也不願意看到它只是一幅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