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2章 學術交流

沒等許半生去第三個地方找事兒,崔正植便找上了門。

許半生知道,這是莫大師所能用的最後一招了。

崔正植出身統一武道。

統一武道其實是朝鮮半島最古老的武術流派,之後才出現的跆拳道等等流派。統一武道其實說白了就是華夏武術,完全繼承了共和國古代的武術套路,因為流派繁多,又沒有足夠的底蘊傳承,很多武術套路都不夠完全,久而久之也就合並為一門,稱之為統一武道。實際上,就是學習華夏武術卻又學得不夠完全,成了一個大雜燴。

在此之後,朝鮮人(也包括現在的韓國)才在華夏武術的基礎上,創立出跆拳道、花郎道等等新的拳種。

相比較起來,跆拳道等等新的拳種由於糅合了眾家之長,在實戰方面的確比統一武道那些殘缺不全的功夫要強,但那也只是因為統一武道少有學習到華夏武術的精髓,而且多為殘缺不全的拳法。

但是統一武道也不可能就此滅亡,總歸還是有人願意在這條路上慢慢的走下去的。

到了兩百多年前的時候,統一武道逐漸的又在朝鮮半島上興旺起來,他們通過長時間的摸索,終於在華夏武術的基礎上,創立出了自己的心法,配合那些殘缺不全的拳法掌法劍法,倒是在國內的武術流派爭鬥之中漸漸占據了上風。

之後統一武道開始學習道法,將道法之中的一些東西融合進了武術,逐漸的成為了朝鮮半島的修行門派。

到了這個地步,統一武道基本上就已經超出了朝鮮武術界的位置,一家獨大之後,問題也就來了,即便都屬於統一武道,可是其擅長的武術並不相同,修道的方式也各有所長,逐漸的,統一武道就成為一個不具備門派約束力的門派。

很多朝鮮人幼年都是統一武道的弟子,但是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就會加入不同的門派。

崔正植便是如此。

他出身於統一武道,十三歲的時候就選擇加入了新義州的木棉觀,木棉觀是朝鮮一個新興起來的道觀,他們信奉的道教也並非完全共和國的道教,而是一種道教的變體,並不像共和國的道教一般崇尚自然,相反,會很積極的招收教眾。

許半生對崔正植的了解也就這麽多,木棉觀究竟是個什麽樣子的道觀,許半生也知之甚少。即便是這些,其實也都還是托了史一航的福才調查出來的,林淺對朝鮮以及韓國的所謂武道以及他們的道門佛門,只有一個字的評價,“切”!說起東南亞那邊的道門佛門,林淺多少還有些講解,說起這個半島上的人,林淺是完全嗤之以鼻的姿態,這也導致許半生對朝鮮的流派並不是太了解。

不過從崔正植身上,他對朝鮮那邊的道門佛門以及武道門派也算是有了個基礎的了解。基本全都是出自於古代的共和國,說穿了就是一個字:抄。抄完之後有些認賬有些不認賬,多數是不認賬的,這和網絡上對這兩個國家的描述基本差不多。

許半生是在吳東大學裏見到崔正植的。

他打扮的像是一個學生,崔正植年紀雖然不小,不過刻意的穿了學生裝,又戴上了黑框眼鏡,倒也有幾分學生的模樣。

他的身份竟然是什麽交流生,這倒是讓許半生覺得頗有些新意,看起來,木棉觀也沒那個膽子跟執天下道門之牛耳的太一派掌教真人為敵,讓崔正植以這樣的身份來到吳東大學,也是一種折中的方式吧。

既然是交流生,自然不止崔正植一個人,不過一見面之後,許半生就判斷出,對方除了那個帶隊老師,其余的學生都是正經的學生,至少都是普通人,身上沒有半點修行的氣息存在,充其量也就會幾下拳腳,而且都是沒有進入後天境界的。

崔正植在資料上,年紀寫的是二十五歲,比他的實際年齡還是要差了一些,但是這樣就可以和他的面相基本相配。

整個名單上,那些朝鮮的學生年紀都比吳東大學的學生大,這大概是因為朝鮮的整體教育水平相對落後的緣故。

崔正植站在那些交流生之中,毫不起眼,如果不是許半生見過他,大概也很難一時間發現他的異常。

看到許半生,崔正植也沒有任何的表示,依舊低眉順目,就像是一個沒見過什麽世面的朝鮮學生一樣。

這個活動是平壤大學提出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前段時間致電吳東大學,表示希望有一個這樣的交流。政府方面是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政治任務來完成的,他們更加看重的顯然是朝鮮這兩個字。吳東大學校方原本沒什麽意思跟朝鮮的大學交流,實在交流不出什麽東西,吳東大學在國內也算是前五名的高校,即便要交流,那也是跟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的大學,還得是他們國家頂尖的大學才有的交流,跟平壤大學,這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