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來者上賓(第4/5頁)

見面後大家先簡單地自我介紹。兩口子是河南人,男人曾經是公務員,女人做過中學教師。他們對陸鐘和司徒穎的到來表示歡迎,然後這位老兄開始演講,從改革開放的新政策到股票和保險之類的特殊行業,還有傳統行業的種種弊端,說得頭頭是道。

他說,什麽產品到用戶手裏要層層加價,容易形成三角債,假貨泛濫,廣告費用高也要消費者承擔,而他們從事的這種連鎖銷售就能徹底杜絕這些現象,還能增加就業機會,尤其是下崗職工和大學生的就業機會。連鎖銷售的目的就是要以點帶面,以面帶全,最後領導並帶動全中國的經濟。最後進入主題,介紹他的連鎖銷售五級三線制……

這位仁兄說話時司徒穎嫌煩遠遠地坐開了,陸鐘依然面帶微笑很謙虛的樣子,這鼓舞著前中學教師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第二輪洗腦。不愧是當過老師,懂得揣摩對方心理。最後老師說得口都幹了,陸鐘才終於開始反擊:“您說在這裏生活一年最少能賺一百六十萬,做到最好的份額能拿到一千六百萬?”

“沒錯。”兩口子很高興,這小子要著道了。

“那請您幫我算一下我拿到一千六百萬要發展多少下家?”陸鐘的第一輪炮火來了。

兩口子沒想到陸鐘會這麽問,想了好半天才支吾著答道:“每個人做的份數不一樣,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也不一樣,能購買的產品份額也就不一樣。咱們公司的限額是每人最多購買二十一份產品。咱們主要不是賣東西,賣的是銷售網。”

“不管賣什麽都得產生現金流,否則利潤和獎金從哪裏來。”陸鐘也開始使用起專業術語。

兩口子與表姐對望一眼,像在責問她怎麽弄來了這麽個棘手的新人。不過問題還是得回答,那個男人掏出手機,按了半天,才得出一個不確切的答案:至少要發展到第六代下線,發展七百二十九人,每人二十一份,總共消費八千八百三十二萬才能賺到一千六百萬。

“您的意思是,七百二十九人創造價值八千八百三十二萬消費額的時候我才能拿到一千六百萬對嗎?” 陸鐘正色道。

男人的冷汗沁出了額頭,用異樣的眼光看著陸鐘。司徒穎和表姐也都被陸鐘這句話給吸引了,轉過頭來看他接下來要怎麽說。

陸鐘說:“按您的說法只要每人手裏有七百多個下線,就都能掙一千多萬,對吧?”

男人遲疑著不敢接話,他已經感覺到不妙了。

陸鐘說:“我幫您來算,您說收入千萬的人很多,咱們保守估計每個人一千萬,十萬人就是一萬億人民幣的利潤,總產值應該超過三萬億。咱們全國去年的GDP官方數據大概就是將近三萬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就二十二萬億。那麽您這個概念相當於,一個來賓城每年靠連鎖經營就能創造出全中國七分之一的GDP,還什麽都不生產僅僅靠賣銷售網。您覺得,這靠譜嗎?”

陸鐘的話剛說完,司徒穎就在心裏叫了個好。兩口子啞口無言,他們忐忑地看著陸鐘,尋思著這位貌不驚人的年輕人究竟是什麽身份,同時絞盡腦汁地想著對策。

表姐也陷入了茫然,不過這樣的天文數字,以她的學識是很難想出所以然的。所以,反擊還得繼續。

 “你說的那些國家統計我們可不了解,反正我知道咱們這的確是件解決就業的大好事,而且我們公司也的確有一大批中產階級。”女人強撐著辯解道。

“您知道中產階級過的是什麽樣的生活嗎?您覺得整天在街上閑逛,去公園閑聊就能成為中產階級?您說一個政策可以富一部分人這沒錯,特區政策使深圳人富了,開發浦東讓上海人富了,開放股市讓很多炒股的人富了,但您知道中國的新富階層是如何富起來的嗎?”陸鐘的一連串問題再次讓兩口子無言以對,表姐雖然聽得雲裏霧裏,但也被這些話給深深吸引了。

“看出來了,您是高人,您就往下說吧。”男人開始認命。

 “新富階層主要成員都是些有膽有識的商人,各行各業的專家,和一些與大小官員有著這樣那樣關系的人。有人靠膽子賺風險錢,有人靠辛苦賺血汗錢,這些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最不費力的那些當官的狗腿子也得經常上貢才能有進項。您說的咱們這群人都是下崗工人、沒法就業的大學生、退伍軍人、農民,國家讓這麽多人什麽活都不幹,一天到晚開會上課賣網絡的人先富起來,您認為這靠譜嗎?”陸鐘說得很從容,這番話卻讓人無法反駁。

“你,是不是政府派來的?”男人忍不住抹了把汗,他連衣服都濕透了。

“我可不像您,有那麽好的運氣當公務員,我連大學都沒畢業,只不過聽過兩堂政治經濟學講座。”陸鐘謙虛了一番。就連司徒穎也不知道,他只用了兩年半時間就修完了國際金融和心理學的全部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