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議和大臣(第2/2頁)

李蓮英奉上書信,信上寥寥幾行質樸的毛筆字,只說自己喜歡閑雲野鶴的生活,不願受功名官職的束縛,同時留下的還有那件禦賜黃袍馬褂。

“罷了,隨他去吧。”慈禧哀嘆道,昨夜她還感慨祖宗護佑,給大清賞賜了一文一武兩個世外高人,沒成想一大早的武將就跑了,好在還留下一個文官,這是不是象征著大清若想富強,不在於整軍經武,而在於變法圖強呢?

“小李子,林懷遠呢?”慈禧忽然想起了這位倒黴的知府,若不是他,自己也遇不到這兩個高人隱士。

“奴才這就去宣。”李蓮英顛顛地出去,不大工夫,林懷遠進來跪拜請安,慈禧問他,這周嘉睿和劉彥直,到底是你哪門親戚。

林懷遠汗都下來了,天威難測,他不敢欺瞞,便一五一十道來,當然把重要的部分省略了,只說這兩人是來自南洋的歸僑,因為在酒樓高談闊論被自己聽到,有心想請他們為國效力,沒想到自己先遭難下獄,兩位義士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春秋古風,不遠千裏來京營救,還特地預備了一盒糕點,就是為了西狩路上獻給太後。

慈禧聽了默然許久,這個答案非常符合她的心理預期,這兩個人真的是上天賜給大清的人才。

“林懷遠,你也不用伴駕西行了,賜你一道懿旨,你回江東去吧。”

“謝太後隆恩!”林懷遠大喜,以頭觸地,砰砰直響。

打發了林懷遠,慈禧又叫來幾名王公大臣,讓他們草擬一份《罪己詔》,這是周嘉睿獻上的良策第一步。

……

劉彥直和周嘉睿星夜兼程,京師在望,此刻北京城正被八國聯軍的鐵蹄蹂躪,身為中國人卻無能為力,兩人沮喪而憤怒。

周嘉睿奉旨返京,但他卻不準備進京,因為現在根本沒得談,整個北京城也沒有支撐場面的大臣,慈禧留下善後的榮祿也逃往保定去了,所以周嘉睿打算去上海,與即將被任命為議和大臣的李鴻章碰頭,見見這位傳說中的大清裱糊匠。

從北京前往上海,最便捷的方式是從天津乘海船,兩人徑直奔向天津,經歷過血戰的天津已經基本恢復了社會秩序,劉彥直和周嘉睿摘去了頭上的假辮子,在租界買了兩套洋裝穿上,暫且冒充日本人,買了票子搭乘英國太古輪船公司的船票,目的地上海。

經過兩日海上漂泊,兩人來到了世紀初的上海灘,黃浦江上桅杆如林,外灘岸上的建築物還沒那麽多,但已小有規模。

“在這兒花幾兩銀子買塊地皮,一百年後拆遷的話,就是億萬富翁。”劉彥直興致勃勃道。

“得了吧,未來八十年充滿動蕩,沒人能幸免。”周嘉睿有些沮喪,“我的黃金時期也就是這一二十年,攢夠了資本,還是要移居海外才行。”

火輪船停泊在太古碼頭,並排停靠的還有遠渡重洋的郵輪,巨大的鋼鐵船體,飄揚的五彩旗幟,撐著陽傘的歐洲貴婦人,穿著舊西裝來華淘金的冒險家,還有來自安南、印度等地的旅客,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真有些國際大都市的範兒。

客人們提著行李排隊下船,岸邊聚攏大批苦力,吆喝著洋涇浜英語要幫旅客搬行李,忽然劉彥直想起一件事,問周嘉睿:“今天幾號?”

“八月初一,怎麽了?”周嘉睿扶了扶眼鏡,他拄著文明棍,穿著白西裝,看著像個假洋鬼子。

“我約了人,興許在等我。”劉彥直答道,舉目四望,在人群中尋找,他目力極佳,但碼頭上人太多了,看都看不過來。

周嘉睿問他在找誰,劉彥直據實以告,周老師嗤笑道:“那也不能在這兒等啊,這是外洋輪船停靠的租界碼頭,他們只會在老城廂那邊內河碼頭等你。”

兩人租了一條舢板,沿江而下,不遠處就是上海縣城,一座城墻包圍著的城市,臨江處是大片的碼頭,在這兒停靠的都是內河航運的中式木船,扛大包的苦力,要飯的乞丐,表情疲憊麻木的旅客,和太古碼頭的景象差了一個世紀。

劉彥直找了一大圈,終於找到了林府老管家。

“劉義士,真的是你!”老管家眼淚汪汪,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