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請馮總幫忙

“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家企業前來參加招標,一家是日本的三立制鋼所,另一家是中國的國家核電公司。項目委員會與這兩家公司都進行了接觸,認為這兩家公司各有優點。就項目委員會多數成員的觀點而言,是更傾向於選擇中國公司的。”

在辛克角核電項目委員會的會議室裏,委員會主席魯伊斯向前來聽取項目進展情況的內閣大臣拉爾曼匯報說。在前期,項目委員會已經和中國、日本兩國的公司進行了好幾輪磋商,有了一些初步的合作意向,拉爾曼就是代表內閣來聽匯報的。

“我很想知道,為什麽我們不能自己建造這座核電站呢?”拉爾曼問。

“因為……”魯伊斯一時不知道從何說起了,遲疑了一會,才選擇一個最簡單的答案:“因為英國並不具有第三代核電技術。”

“連中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技術,為什麽我們反而沒有?難道你是想說,我們的科技水平還不如中國嗎?”拉爾曼半是狐疑半是譴責地問道。

魯伊斯露出一個苦笑,他知道,這位拉爾曼大臣是牛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出身,因為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提出過幾個非常漂亮的經濟學模型而名噪一時,被選入了新內閣,擔任分管能源的內閣大臣。這位據說是全球最傑出的能源經濟學專家對於能源問題其實是一竅不通,曾鬧出了很多笑話。至於說讓英國人自己建造第三代核電站這樣的提法,在他鬧的笑話中還不算是最離譜的。

“拉爾曼先生,英國放棄核電技術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年了,這或許是源於一些非常高明的決策,我無權評價。但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英國目前沒有建造第三代核電站的能力,我想未來也不會有的。”魯伊斯說。

“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當然,這是在我分管能源政策之前出現的錯誤,我也不宜進行評論。”拉爾曼神情嚴肅地說。從魯伊斯的回答裏,他也知道自己又擺了一個烏龍,說了一些外行話,不過,他覺得自己的專長是在能源經濟學方面,是否了解核電技術,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如果是這樣,那我覺得我們應當選擇美國的技術或者歐洲的技術。亞洲企業,哪怕是日本的企業,技術水平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也是不能相信的,更別提中國了。”拉爾曼又提出了新的建議。

魯伊斯解釋說:“美國已經放棄了核電設備制造,他們把第三代核電的專利分別賣給了日本人和中國人。歐洲大陸上只有法國能夠建造第三代核電站,不過他們的技術與我們的期望不一致,我們無法評估法國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是否具有安全性。目前能夠提供符合我們要求的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只有中國和日本。相比之下,我們更傾向於采用中國的技術,因為他們已經使用這項技術在中國國內開工建設了4座反應堆,我們認為中國人在這方面的經驗積累是更充分的。”

“他們新建的核電站投產了嗎?”拉爾曼問。

“還沒有。”

“這就是了。既然他們新建的核電站還沒有投產,你們憑什麽認為他們擁有充分的經驗呢?”

“這是和日本人相比而言的,三立制鋼所迄今為止還沒有建設過任何一座第三代反應堆,他們的技術只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具體應用時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可預料的問題。而中國人顯然是已經遇到過這些問題的,並且擁有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更何況,日本人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福島核電站的泄漏問題,我們怎麽能夠相信他們在核電方面的能力?”

“福島事件只是一個偶然事件而已。對此,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經濟學家》雜志上……”

“呃,好吧……”魯伊斯無語了。外行指揮內行真是一件讓人郁悶的事情,但他又不能不接受拉爾曼的指示,因為辛克角核電站的投資,最終是需要內閣撥付的。再說,中方和日方的條件,也的確是各有千秋,在委員會裏也有一些委員是支持選擇三立制鋼所的,拉爾曼的觀點並不孤立。

“請安排我分別和中方與日方的談判代表見面,我要聽聽他們自己的陳述。”拉爾曼交代說。

“我會盡快安排的。”魯伊斯恭恭敬敬地應道。

中國核電公司派往英國的談判團隊,有兩名負責人,其中一人名叫鄧景明,是負責商業事務的,另外一人就是馮林濤,負責的是技術事務。

馮林濤做技術是一把好手,現在已經是全球馳名的核電技術權威。但要說到商業談判,馮林濤就完全是一個菜鳥了,以他那只擅長於科學計算的頭腦,實在理解不了談判場上的爾虞我詐。

前一段時間,中方團隊已經與辛克角核電站項目委員會進行了好幾輪接觸,談的都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馮林濤在那樣的場合裏如魚得水,侃侃而談,征服了包括魯伊斯在內的一幹英國核電專家。魯伊斯說項目委員會更傾向於接受中國公司,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折服於馮林濤的講述。當然,如果馮林濤介紹的技術不夠先進,魯伊斯他們也不會動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