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2/2頁)

內田悠率領一個團隊,對日本政府進行了長時間的遊說,終於說服政府同意把兩個第三代核電項目交給三立制鋼所。小林道彥聞之大喜,馬上安排人手進行設計,準備待設計圖紙完成,就可開始設備制造和土建工程的建設。

像核電這樣的大型項目,業主方是非常在意承包商的建設經驗的。如果你壓根沒有建設經驗,人家憑什麽相信你能夠完成這樣的項目?反之,如果你做過幾個同類項目,而且效果良好,那麽人家也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把項目交給你了。

小林道彥的想法,就是先把日本國內的這兩個項目拿下,然後再以這兩個項目為由頭,大力宣傳三立制鋼所在第三代核電技術上的造詣,屆時就可以到國際市場上去承擔工程了。核電項目的投資大得驚人,一座百萬千瓦規模的反應堆,投資就是上百億美元,一年接兩三個項目,公司全年的花銷都有保障了。

就在小林道彥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311大地震發生了。海嘯沖毀了福島核電站的外部供電系統,導致反應堆冷卻系統停止工作,隨後便釀成了嚴重核輻射事故。福島事故發生後,日本民眾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幾乎是談核色變。在這種氛圍下,預定要建設的兩座第三代核電站也就被擱置起來了,同時被擱置的,還有小林道彥的三代核電夢想。

如果僅僅是夢想受挫,小林道彥倒也無所謂。三立制鋼所傾注了所有力量發展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因此而無用武之地,這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小林道彥是把第三代核電當成挽救三立敗局的關鍵,現在核電不讓建了,前期投入的資金就算是打了水漂,而三立哪裏還經得起這樣的折騰,財務上迅速就亮起了紅燈。

就在這個時候,內田悠給小林道彥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英國準備建設辛克角核電站,預計建設四座百萬千瓦級第三代核反應堆。內田悠表示,如果三立能夠拿下這個項目,就相當於是緩了一口氣,下一步可以憑借在英國的成功經驗,去忽悠更多的國家,屆時三立的核電項目就真正被激活了,能夠成為三立的支柱。

“我們的競爭對手是中國人。他們擁有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他們已經開工建設了兩家第三代核電站,擁有4座反應堆的建設經驗。盡管這4座反應堆尚未投產,但相對於我們而言,已經算是非常充足的經驗積累了。”內田悠向小林道彥匯報道。

“該死的大地震!”小林道彥恨恨地說道,“如果不是因為大地震,我們的反應堆也已經開始建設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得比中國人更好。”

“我也是這樣想的。”內田悠心口不一地應道。他曾托人打聽過中國建設的那兩座第三代核電站的情況,得到的消息是,中國企業的制造水平非常高,核電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90%以上,這個水平遠遠高於三立制鋼所的水平。中國企業制造的設備,看起來與國外進口的設備並無二致,再不是幾十年前那種粗制濫造的樣子了。

是我們手把手教會了中國人搞全面質量管理,也是我們向中國人傳授了精湛的生產工藝,現在,他們用從我們這裏學到的東西,變成了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內田悠在心裏悲哀地想道。他回想起池谷制作所倒閉的過程,隱隱感到這一次三立制鋼所或許也是在劫難逃了。

“內田君,你親自帶領談判團隊到英國去吧,和中國人爭一爭。我相信,日本的工業水平是更值得信賴的,英國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小林道彥不知道內田悠的內心想法,他依然是非常信任內田悠的,因此做出了這樣的安排。

幾天後,內田悠帶著一個由工程師、會計師組成的談判團隊,飛抵了倫敦,準備與中國同行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