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2/2頁)

馮嘯辰笑道:“我的記性可沒有霍特比先生那麽好。當年見過那一面,時隔8年,如果不是你向我打招呼,我還真認不出你呢。”

霍特比謙虛道:“其實我的記性很差,只是我一直關心中國的新聞,經常在中國的新聞裏看到馮先生的照片,所以就記住了馮先生的樣子。不過,馮先生看起來比那些新聞照片裏要年輕得多,剛才那一會,我都有點不敢認呢。”

多賓斯在旁邊跟著傻笑,心裏卻好生覺得震撼。霍特比是個挺隨和的人,平時到各家公司去跟人家應酬的時候,顯得挺熱情,但那種熱情完全是平等的。而此時,霍特比的臉上布滿了諂媚之色,多賓斯堅信,自己在霍特比面前也不會顯得如此諂媚,這位馮先生難道不僅僅是公司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還兼任著霍特比的重生父母?

多賓斯還真猜對了,對於霍特比而言,馮嘯辰的確堪比重生父母。當年霍特比所服務的公司破產,霍特比成為一名失業者,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過得拮據無比。在這個時候,一位名叫包成明的中國商人雇傭了他,讓他幫助在歐洲搜集一些技術情報,並給了他一份還過得去的薪水,把他從苦難中拯救了出來。

更大的機遇來自於此後。在1995年的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展會期間,包成明通知霍特比到慕尼黑去會見這位名叫馮嘯辰的中國官員。馮嘯辰向霍特比交付了一項任務,讓他出面注冊一家投資公司,由幾家馮嘯辰控制的海外公司參股。霍特比注冊的公司主要任務是在歐洲市場上進行投資,投資的對象主要是具有一些技術但同時經營困難的歐洲企業。馮嘯辰聲稱自己並不在乎這些投資能夠取得多少效益,只要霍特比能夠在這些公司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就足夠了。

霍特比至今也沒弄明白馮嘯辰讓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但他還是不折不扣地照辦了。辦公司當然比搜集情報更高端,收入也明顯提高了一截。由於在許多家公司都擁有少量的股權,霍特比在業界的關系網得到了加強,時不時也有人請他吃飯了,出入各種高档場所地機會也多了,這讓霍特比感覺自己獲得了新生。

在意識到馮嘯辰才是自己真正的老板之後,霍特比開始認真研究這位新東家。他在報刊資料數據庫中檢索馮嘯辰的名字,意外地發現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他搜集了涉及到馮嘯辰的那些新聞報道,通讀之後,對馮嘯辰有了新的認識,對於自己所承擔的使命也隱隱猜出了幾分。

中國人在執行一條被稱為“韜光養晦”的政策,這個政策是公開的,顯得有些詭異。因為從常理上說,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要表現低調,只能是暗中這樣做,而不能公開向他人聲明自己正在低調,但中國人做的恰恰就是向全世界聲稱自己在低調,在隱忍,在臥薪嘗膽以圖大計,這難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嗎?

可偏偏全世界的人都無視了中國人的這個聲明,他們堅信中國並非刻意追求低調,而是中國本來就沒啥可高調的,所謂韜光養晦不過是給自己的無能遮羞罷了。

霍特比是少有的意識到中國人擁有野心的西方人之一,從他最早為包成明服務的時候,他就知道中國人所圖甚大。很多顯得不可一世的歐洲大公司,中國人都已經在暗中盯上了。他們在搜集這些公司的情報,尋找這些公司的弱點,然後悄然地挖這些公司的墻角,一點一點地蠶食這些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的確,中國人現在還很弱,沒有能力掀翻這些歐洲的壟斷者。但他們目光遠大,意志堅定,他們在默默地學習著西方的先進技術,培養自己的技術隊伍,提升自己的實力,準備著厚積薄發的時刻。

在與包成明等人接觸的過程中,霍特比能夠感覺到,與歐洲的大牌公司競爭,並不是這些中國人全部的理想,他們想要的東西還多得多,他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