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們更年輕(第2/2頁)

施萊爾說:“我們寧可和他們兩敗俱傷,也不能把價格降到這個程度,這會讓他們變得更囂張的。”

艾伯特說:“不,施萊爾先生,我恰恰認為,更低的價格我們也應當接受,而且更低的價格會對我們更有利。”

“為什麽?”施萊爾懵了,哪有東西更便宜反而對賣家更有利的。

艾伯特幽幽地說:“因為他們更年輕。”

“什麽意思?”這回是麥克斯溫和施萊爾共同發問了。

艾伯特說:“昨天我們去參觀中國人的壓縮機試車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他們的研究團隊裏都是年輕人,即便是他們的型號總設計師,也不過就是30多歲的年齡而已。”

“那又如何?”

“而我們的團隊呢?我們的工程師平均年齡是多少?”

施萊爾沉默了,他當然知道通永的工程師團隊是什麽情況,倒不是說通永公司沒有年輕工程師,但總的來說,團隊平均年齡是偏大的。其實又何止是通永,整個美國,加上整個歐洲,從事機械行業的年輕人都非常少。歐洲和美國的年輕人更青睞於金融行業,還有一些年輕人則進入了IT行業,機械行業已經是日薄西山,哪有年輕人願意往這個坑裏跳。

艾伯特冷笑著說:“他們的團隊很年輕,有潛力,也有幹勁。如果我們給他們提供了機會,他們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夠趕上來,超過我們。我們目前擁有的壓縮機技術還是70年代的水平,新一代的壓縮機技術僅僅完成了理論設計,並未轉化為實際的產品。而中國人已經追上來了,他們現在的技術和我們之間已經沒有代差,充其量只是經驗的差距而已。我們要保持對中國人的技術優勢,就必須馬上著手開發下一代產品,同時阻止中國人進行後續的開發。如果我們和中國人談崩了,中國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制造這些壓縮機,那麽這群年輕人將得到機會,可以充分施展他們的才華。反之,如果我們和中國人達成了合作,而且是在很低的價格上達成了合作,中國人就沒必要自己制造壓縮機了,這些年輕人就會被閑置起來。”

“這……”施萊爾被艾伯特的構想驚住了。他不得不承認,艾伯特的想法是更為老成的。如果他們三家聯合抵制中國,那麽中國人就會下大力氣去發展這種壓縮機,以中國人現有的基礎,實現突破並不是難事,這就相當於他們逼著中國人進步了。反過來,如果他們答應以極低的價格向中國提供產品,這個價格甚至比中國人自己造的價格還要低,那麽中國人就沒必要自己去開發技術了,而三家公司則會贏得一個寶貴的時間差,把中國人再次甩開。

“艾伯特,你建議我們怎麽做?”麥克斯溫問。

艾伯特說:“我想過了,希曼茲可以以每台3000萬美元的價格,向中國無限量地提供長距離壓縮機。這個價格是我們的盈虧平衡點,再低我們就會凈虧損了。以中國人目前的技術狀況,他們的產品成本也不可能低於這個水平。如果我們向中國人報出這個價格,他們必然放棄自己制造壓縮機的努力,或者最多給自己人留下一兩台的訂單,而這樣的訂單是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下一輪研發的。”

“每台3000萬……”施萊爾和麥克斯溫都傻眼了,這簡直就是揮淚大甩賣的節奏了。就為了讓對方的研發垮台,自己居然要做出這樣大的讓步,值得嗎?

“完全值得。”艾伯特的眼睛裏露出了一股兇光,“我們如果不能阻止中國人的技術發展,歐洲遲早要被他們侵蝕殆盡的。我們已經培養出了一個日本,我們不能再培養出一個中國。日本人口有限,即便是擁有一些技術,也不足以威脅整個歐洲的生存。而中國卻是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這個國家一旦擁有了技術,歐洲就將無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