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沒有談下去的意義(第2/2頁)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人自己也會造壓縮機,性能和三家跨國公司的壓縮機差不多,人家知道加工一根軸只需要5000塊錢,你開價1萬,人家或許能夠接受,你開價100萬,人家還能不跟你急眼?

“根據我們的成本核算,一套20兆瓦長距離天然氣壓縮機組,制造成本不超過1500萬美元,這還是單件生產的成本,如果轉為批量生產,成本會更低。就算把研發成本、管理成本等等都加上,單套機組報價達到2500萬美元也就是差不多了,而你們的報價卻是1億4000萬,即便是下降了30%,也仍然達到1億美元,相當於合理價格的4倍。請問各位先生,你們的計算依據是什麽?”馮嘯辰終於圖窮匕見了。

“馮先生,你這種算法是不合理的。”艾伯特再覺得心虛,也得起來辯駁了。他和麥克斯溫、施萊爾商量的底線也就是8000萬,而且中國發計委事先也是說過8000萬這個數字的,現在馮嘯辰一下子把數字壓到了2500萬,他們豈能再忍。

“貴國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們低,而且貴國生產的壓縮機質量也不如我們。為了保證質量,我們必須使用大量成熟的專利,而這些專利都是需要支付費用的,所以……”艾伯特硬著頭皮,絮絮叨叨地說著。

馮嘯辰微微一笑:“那麽,艾伯特先生認為什麽樣的一個價位是可以接受的呢?如果你還堅持8000萬的額度,我想我們就沒有談下去的意義了。”

“我也覺得沒有談下去的意義了。”施萊爾終於站起來了,他向馮嘯辰投去一束冷冷的目光,見馮嘯辰毫不動搖,他便又轉向王振斌,問道:“王先生,請問馮先生剛才說的話,是否代表了貴國政府的態度。”

王振斌裝傻:“施萊爾先生,你指的馮先生說的哪句話?”

“他說如果我們堅持8000萬的額度,你們就不打算繼續談下去了。”施萊爾說。

王振斌說:“怎麽,施萊爾先生覺得這句話有問題嗎?”

“貴國政府此前發給我們的函件裏,明確說過你們可以接受8000萬的報價。現在我們表示出了誠意,而你們卻不承認這個價格了。”施萊爾說。

王振斌做出一副詫異的樣子,說:“施萊爾先生,我們什麽時候說過可以接受8000萬的報價了?我們只是說超過8000萬的報價是不可接受的,在8000萬之下,我們才有談判的余地。現在我們雙方對於產品的成本已經形成了一些共識,針對這種共識,如果貴方仍然堅持8000萬的價格,我想我們是會懷疑貴方的誠意的。”

一番話說得拗口無比,但邏輯上卻是能夠自洽的。施萊爾錯愕之下,才發現中方的確沒有說過能夠接受8000萬的價格,人家只是說不能接受8000萬以上的價格,至於8000萬以下嘛……

“我們的底線是8000萬,低於這個數字,我們將拒絕繼續談判。”施萊爾斷然地說道,同時做出了一個打算拂袖而去的姿勢。這一回,他是站著的,態度顯得很堅決了。

“你們二位先生的意見呢?”馮嘯辰不為所動,轉而向艾伯特和麥克斯溫問道。

“我們的意見和施萊爾先生是一致的,我們都認為8000萬左右的價格可以接受,但低於這個價格,我們絕對無法接受。”艾伯特和麥克斯溫同時答道。

馮嘯辰也站了起來,笑著說:“如果是這樣,那就非常抱歉了。”

說話的時候,他的目光似乎不經意地瞟著會議室大門的方向,那意思似乎在說:我已經表示送客了,你們各位可以滾蛋了。

王振斌也站了起來,他的態度倒是比馮嘯辰要和緩一點,他向幾位銷售總監說:“既然我們雙方的意見存在著嚴重分歧,我想我們還是暫時擱置這個問題為好。你們幾位可以再商量一下,或者向你們各自的公司請示一下。我們是非常希望與各位合作的,我們的談判大門永遠是向你們敞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