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規模經濟(第2/2頁)

馮嘯辰聽王振斌報了一堆數據,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他笑了笑,說:“老王,最少在五年前,我們裝備工業公司就向當時的國家計委打過報告,要求停止上馬年產100萬噸以下規模的煉油設備,新上馬項目必須是年產500萬噸以上的設備。國家計委對我們的報告倒是給予了支持,但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行動,各地新上馬了許多100萬噸的小型裝置。到了現在,你跟我說煉廠規模太小,缺乏競爭力,有什麽用呢?”

“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王振斌沒好氣地嗆道,“五年前,國家是個什麽形勢?一套年產500萬噸以上的設備起碼是60個億,誰能拿得出來?100萬噸的小型裝置效率低、能耗高,這都是缺點,但它也有好處啊,最大的好處就是便宜,一個省就能夠支撐得起,不需要國家出錢。那時候全國上下都缺油,不是這些小裝置撐著,咱們能堅持到現在嗎?”

馮嘯辰無語了。他不得不承認,王振斌的話是有一些道理的。幾年前,國內成品油供應非常緊張,而要新建大規模的煉油廠,國家又承擔不起這麽大的投資。於是,國家計委只能允許各地“土法上馬”,搞一些小規模的煉油廠。這些小煉油廠生產成本高,浪費大,但的的確確生產出了成品油,使國家不必花費巨額外匯進口成品油。這些年中國經濟保持了8%的年均增長率,這些小煉油廠的貢獻也是不容低估的。

其實這樣的事情又豈止是在煉油行業呢?鋼鐵行業的情況也是如此。經濟發展了,鋼材需求驟增,國內的鋼材供應不足,而要進口鋼材又要使用寶貴的外匯。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大搞小鋼廠,用在歐美國家已經淘汰的小型設備進行生產,以嚴重的汙染和巨大的浪費為代價,滿足了各行各業的鋼材需求。後世花費大量力氣淘汰的小鋼鐵,在當年可都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再往前追溯,70年代初,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國家計委在全國推行“地方五小工業”,支持各地上馬中小型氮肥廠,滿足農村的化肥需求。這種年產5000噸至5萬噸不等的小型氮肥裝置,在當時也已經算是落後產能,但對於一個既無資金也無技術興建大型氮肥廠的國家來說,這種小型裝置的投產也不啻於雪中送炭了。

“好吧,算你們有理。”馮嘯辰決定不和王振斌理論了,人家是搞宏觀調控的,比自己這個純粹搞裝備制造的人當然更了解情況。他說:“過去咱們為了滿足市場供應,上馬了一大堆中小型煉油設備,現在要加入WTO了,這些中小裝備根本就沒有競爭力,我有什麽辦法?”

王振斌說:“我請你過來,是想請你幫忙評估一下,這些小裝備有沒有可能進行升級改造,咱們不求達到國外的生產規模,只要能夠稍微提高一點,也能把成本降低一點。到時候國家再暗中給一點補貼,再加上一些政策扶持,在國外的競爭面前,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了。”

馮嘯辰搖搖頭,說:“老王,你這個想法我不能苟同。小裝置的升級改造,我們倒也能做,但那些年產20萬噸的小裝置,就算改造成50萬噸、100萬噸,也照樣沒有競爭力。設備升級改造的投資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改造之後還要國家進行補貼,這些投資什麽時候能夠收回來呢?”

“那依你之見呢?”王振斌直接把球就踢給了馮嘯辰,他今天請馮嘯辰過來,就是想讓馮嘯辰出主意的,此前他說的那些話,不過是做個鋪墊罷了。

馮嘯辰苦笑了,自己是不是長得太帥呢,為什麽所有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