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讓客戶使用落後工藝(第2/2頁)

“這一台離心泵,造價是40萬美元,只用了一次就被拆下來了,而且未來也不可能再用在其他的裝置上。”

馮嘯辰隨手指了一台設備,向哈格納介紹著。這台離心泵其實是原來池谷工藝中使用的設備,更換成釕觸媒工藝後,這台離心泵就用不上了。不過,它倒不至於真的被拋棄,而是可以運到其他已經建成的化肥廠去作為備用設備。此外,它的價格也遠沒有那麽貴,在國內的制造成本也就是40萬人民幣而已。

哈格納哪裏知道這些,聽到馮嘯辰這樣說,他都幾乎有些心疼的感覺了:“哦,這真是太可惜了,我看它幾乎是全新的。”

“已經沒用了。”馮嘯辰裝作沉痛地說,“當我們發現它不適合新工藝的時候,我們就重新設計了一台離心泵,替換了這一台。這是我們為了盡快完成新工藝驗證而付出的學費。”

“這些,都是你說的學費嗎?”哈格納指著那上百台設備問。

“是的,而且還遠不止這些。”馮嘯辰說,“有一些沒用的設備,我們已經讓人拉回原廠去了,也許改造一下還可以用。這些則是完全沒法改造的。”

“可是,馮先生,這只能證明你們為這種新工藝的研發,好吧,我的意思是說,為這種新工藝盡快成熟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這並不能說明你們的新工藝就是成熟的。”哈格納的隨從伯利質疑道,對於馮嘯辰的話,他是有些將信將疑的,現場這些多設備,誰知道是不是馮嘯辰臨時從哪運來充門面的呢?

馮嘯辰看了伯利一眼,說:“剛才勃朗公司、埃爾公司的專家們對我們的新工藝已經做出了高度的評價,伯利先生也是聽到了的。”

伯利點點頭,說:“是的,我的確聽到他們的評價了,我們也看到了使用這種新工藝的貴國濱海第二化肥廠目前生產情況看起來很穩定。但是……”

“伯利懷疑那幾位先生的信用?”

“不不不,我想他們的信用是非常可靠的。”

“那麽,伯利先生認為現在自己看到的這家化肥廠,不是真實的?”

“我絲毫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擔心……呃,畢竟它是一種新工藝,對不對?”伯利有些招架不住了。

馮嘯辰說:“沒錯,它的確是一種新工藝,是一種能夠提高效率20%的新工藝,而且它的造價會比日本池谷制作所提供的同樣產能的裝置低20%以上。我們國家的保險公司願意對這種新工藝的可靠性擔保,所需要支付的保費完全由我方承擔,不需要貴方增加支出。”

“可是,還有……”伯利搜腸刮肚地尋找著新的理由。

“伯利,我們應當相信專家的評價。”哈格納冷冷地開口了。他知道自己的這位手下與日本人過往甚密,一直都在鼓吹不要等待中國企業,應當直接與日本企業簽約。哈格納本人其實也是更相信日本人的技術,無奈日本企業的報價比中國企業高出了15%以上,而且在建設工期、售後服務等方面都表現得非常苛刻,遠不如中國人那麽好說話。

一套大化肥設備投產之後,是要用上幾十年的,後期的維護、修理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中國人開出來的售後服務價格比日本人要低得多,阿根廷也不是什麽富裕國家,這種地方是能省一點算一點的。

如果中國人沒有開發出新工藝,而是被池谷的工藝許可證束縛住了,無法承接阿根廷的項目,那麽哈格納也就死心了。現在聽說中國人搞出了新工藝,這種新工藝的效率還挺高,並且得到了十幾家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同,哈格納的心理天平就向中國這邊傾斜過來了。

“伯利,回去之後你就開始啟動招標程序吧,讓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分別提供他們的標書,我們把選擇權交給招標委員會的專家們。”

哈格納對伯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