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2/2頁)

“這是什麽原因呢?”馮嘯辰問。

田興說:“我們也分析過,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外因來說,蘇聯解體以來,中亞各國的政局不太穩定,影響了貨物運輸和通關的速度。其次,歐洲各國對亞歐大陸橋持觀望態度,配合不夠,導致從中國直接運到中西歐的貨物數量很少,大多數的貨物都是運到中亞各國的,用一些學者的話來說,目前的亞歐大陸橋只是一個小亞歐,而不是直通鹿特丹港的大亞歐。”

馮嘯辰點點頭,接著問:“那麽,內因呢?”

“內因嘛……”田興的語氣有些軟了,“主要還是我們的工作能力問題吧,國內企業願意通過亞歐大陸橋運輸出口商品的比較少,大多數企業還是傾向於選擇海運,就比如劉廠長他們,也是基本上不考慮走亞歐大陸橋的。”

劉旺趕緊說:“不是不是,田局長,這件事主要是我們忽略了,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經驗主義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宋洋接過劉旺的話頭說,“我們分局也曾經了解過,很多企業對亞歐大陸橋運輸不了解,就算是我們去做了解釋工作,他們也不太相信,覺得過去都是使用海運,比較熟悉,突然換一種方式,心裏沒底。”

田興說:“所以呢,我們就想請馮總幫我們做一些宣傳推廣工作。你們裝備工業公司聯系的企業多,而且這些企業都是搞裝備制造的。工業裝備的附加值高,對運費不敏感,時效性要求卻比較高,所以走鐵路運輸更為合算。如果像林重這樣的裝備制造企業能夠更多地利用我們的亞歐大陸橋進行出口裝備的運輸,那這座橋就名副其實了。”

馮嘯辰呵呵一笑,對劉旺問道:“劉廠長,你覺得呢?”

劉旺搖了搖頭,說:“這個恐怕有些問題。如果一些配件的運輸,采用鐵路的方法的確是比走海運更好,但整車的運輸,鐵路就不行了。我們一台挖掘機高度就有十幾米,整車重量幾百噸,鐵路根本運不了。”

“的確如此。”馮嘯辰說,“我們搞的大化肥設備、火電設備等等,都有超大超重部件,用火車運輸的時候需要有特種車輛,很不方便。我們現在牽頭在海東省建了一個極限制造基地,就是考慮到利用海運的便利。如果這些超大超重部件都通過海運運輸了,那麽其他的設備再走鐵路運輸也沒必要了,是不是?”

“這個情況我也知道。”田興說,“我的想法是,請各家裝備企業在能夠選擇鐵路運輸的時候,盡可能采用鐵路運輸,如果在經濟上不合算,或者體積、重量之類超出鐵路運輸的限制,那該走海運的,還是照常走海運。你們裝備系統的企業都是大企業,社會影響力大,你們選擇亞歐大陸橋運輸,能夠給其他企業提供很好的示範效應。”

“如果是這樣,那倒沒問題。”馮嘯辰說。事實上,田興剛剛給林重出的這個主意,還是挺不錯的,能夠幫林重節省下幾十天的運輸時間。各家裝備企業都有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能夠采用鐵路運輸,也是多了一個選擇,對企業來說是有利無害的。

“我們會向各家企業做個宣傳,告訴他們可以考慮亞歐鐵路運輸的事情,具體到他們是不是有這方面的業務,我就沒法保證了。”馮嘯辰說。

“那是肯定的。”田興滿臉笑容,說:“只要馮總願意替我們做一些宣傳,對我們就有極大的幫助,後來的工作,我們也會跟進的。以後裝備公司和我們運輸局就是協作單位了,涉及到調配車皮之類的事情,你讓你們那邊的同志直接和我聯系就可以了。”

“那我就謝謝田局長了。”

“應該的,應該的,大家互相幫助嘛。”

雙方互相客套著,氣氛頗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