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第2/2頁)

馮嘯辰微微一笑,說:“咱們現在不搞市場換技術了,咱們搞技術換技術,你們覺得如何?”

“技術換技術?”鮑劍林一愣,“咱們拿什麽技術跟勃朗去換呢?”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馮嘯辰賣了個關子。

蔣憲宇眼前一亮:“馮總的意思是說,釕觸媒的專利?”

馮嘯辰問:“蔣處長覺得如何?”

蔣憲宇又進入了長考,他在心裏盤算了一陣,說:“勃朗也在搞釕觸媒的研究,但咱們占了先機,他們要繞開咱們的專利,另辟蹊徑,難度很大。如果咱們把咱們的專利轉讓給他們,他們就不會受到我們的專利約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相比U形管強制循環這項技術的價值,這種交換他們是肯定會接受的。”

“如果要換,可不能單換這一項,要不咱們就虧了。”吳仕燦笑呵呵地說。

“當然不是換這一項。”蔣憲宇的思路被馮嘯辰打開了,後面的問題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他說:“勃朗公司和荷蘭的埃爾公司、美國的克雷默公司,都有專利共享協議,而現在卡著咱們脖子的十幾項技術,都在埃爾公司和克雷默公司手裏。如果咱們啟動一個多邊談判,與這幾家公司談專利互換的問題,我們讓出釕觸媒專利,換取他們手裏的這十幾項關鍵專利,他們並不吃虧。”

“可是這樣一來,咱們的釕觸媒工藝就落到外國人手裏去了。他們獲得這項專利之後,會不會反過來成為咱們的競爭對手呢?”冷飛雲提醒道。

馮嘯辰笑道:“虱子多了不癢,國外擁有的專利技術比咱們多得多,咱們憑借著一個釕觸媒的專利,也限制不了他們與我們競爭。更何況,咱們和歐美國家並不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上,人家的技術比我們先進,看不上咱們這仨瓜倆棗的。這一次阿根廷的項目,荷蘭人去投了標,但因為成本太高,阿根廷方面連考慮都不考慮。咱們的競爭對手只是日本企業,拿著歐美的技術來對付日本人,還是挺不錯的。”

“哈哈,馮總說得太好了。”鮑劍林贊道,接著又對冷飛雲說:“冷部長,其實你也不用心疼,釕觸媒這個東西,歐美國家也在搞,只是他們主要用在乙烯合成以及甲烷合成方面,目前取得的專利也非常多了。合成氨這塊,西方國家基本已經放棄了,我們拿這項專利去和勃朗公司、埃爾公司交換,他們也只是為了把它用在石油化工方面,和咱們並不構成競爭關系。就算咱們不和他們交換,過幾年他們也能開發出類似的專利,到時候咱們這些技術就值不了多少錢了。”

“如果能夠把阿根廷項目拿下來,我們從利潤中提取5000萬美元,用來開發新的基礎工藝,到時候就把釕觸媒的專利損失給補上了。”馮嘯辰許諾道。

“馮總萬歲!”鮑劍林直接就來了一句。5000萬美元,那可就是4億多人民幣啊,用來開發新的化工工藝,分到每個單位還不得有個幾千萬?以化工設計院的地位,爭取1億的資金也並非癡人說夢。這麽多的錢,別說一個什麽釕觸媒工藝,就算把整個元素周期表都拿過來試一遍,也綽綽有余了。

至於說馮嘯辰的承諾是不是有效,鮑劍林以及在場的專家、工程師們都是毫不懷疑的。他們知道,在科研投入方面,馮嘯辰絕對是官員中最慷慨的,而且用不著加上“之一”二字。就說這次把大家拉到濱海二化來搞技術攻關,冷飛雲一見大家就放了話,說不用在乎成本。濱海二化原本是濱海省投資建的大化肥廠,也不知道馮嘯辰在背後使了什麽勁,居然就說服了濱海省把它貢獻出來給大家試驗新工藝用。雖說大家都是化肥設備方面行家,不至於把這家尚未投產的化肥廠給玩壞了,可這個大手筆,誰能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