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國的工業底蘊(第2/2頁)

馮嘯辰笑了笑,說:“這也不奇怪啊,你想想看,中國畢竟是一個裝備工業大國。雖然在技術水平上和西方國家還有差距,但論規模和體系的完整性,西方能夠和中國比一比的國家好像算不出幾個吧?”

“也就是美國能比吧。”陳纻倒也懂行,直接幫馮嘯辰把話補上了。英法德意日這些國家,技術的確是領先的,但因為國家體量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工業門類。再加上西方市場是一個整體,很多國家也不需要自己掌握所有的技術,因此按照體系的完整性來說,的確是不如中國的。

美國在20世紀的前半期充當了“世界工廠”的角色,尤其是在二戰期間以及戰後歐洲重建的時期,擔負著為整個西方世界提供工業產品的職責,因此工業門類非常完整。這些年,美國也在逐漸退出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把主要精力轉向利潤率更高的高技術產業以及金融業,傳統的工業體系處於瓦解消融的狀態。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從眼下來看,美國的工業體系比中國還是要強大得多的。

馮嘯辰說:“這就是了。咱們搞了40多年的工業建設,而且大多數時期是在孤立的條件下自力更生,由此形成的工業底蘊是不容小覷的。你們作為新一代的海歸,見識廣,知識結構新,這是你們的優勢。如果能夠把你們這種優勢和中國的工業底蘊結合起來,那麽不出20年,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位子就該輪到中國來坐了。”

“呵呵,20年恐怕不夠,不過,有個30年到40年,我估計能夠實現馮總你說的目標。”陳纻略顯保守地說。

馮嘯辰沒有與他爭論時間的問題,而是順著他的話頭說:“這麽說來,陳博士對於中國的工業發展也是有信心的羅?”

陳纻不好意思地笑笑,說:“老實說,原來我的信心不太足,只是覺得國內的創業門檻比較低,所以才接受祁師兄的邀請回國來了。這一次到紅山港來,原本的想法就是馮總幫了我的忙,我應當投桃報李,助馮總一臂之力。我當時還覺得這裏的事情離了我不行,國內其他的工程師不一定有這樣的水平。剛才參加完專家組的討論,我是真的服了,我這兩下子,跟那些專家相比,簡直就是小學生的水平啊。”

“這倒不至於吧。”馮嘯辰笑著說,“我也聽到匯報了,大家對你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說你基礎紮實,眼界開闊,好幾個技術難題都是你給大家提供了啟發。”

“不足掛齒!”陳纻謙虛地說,“我只是因為剛剛博士畢業,看到的東西比較新,能夠說出一點來。其實就算沒有我,大家找最新的文獻看看,這些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對了,剛才我還沒說完,我覺得,我這趟到紅山來,真是來對了,經過今天一天的工作,我對中國的工業發展真的有信心了。”

“就因為有這些水平高超的專家?”馮嘯辰試探著問道。

陳纻堅定地搖了一下頭,說:“這只是一方面,而且還不算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國家的動員能力,能夠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內就集中這麽多專家,這樣的動員能力恐怕只有1941年的美國能比。”

馮嘯辰啞然失笑了,陳纻的這個評價,實在是太高了。1941年的美國,那可是一個工業強國全力以赴投入戰爭的狀態,巔峰時期一天就能夠生產出100架戰鬥機,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動員能力。不過,陳纻畢竟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看到這一次紅山港的事情,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也不奇怪了。

“利用這次機會,你好好和各單位的專家們溝通一下感情。未來你要在國內辦企業,說不定有需要這些單位提供協作的時候,現在認識一些人,將來就好辦事了。”馮嘯辰用長輩般的口吻對陳纻說。

陳纻連連點頭:“我明白,我明白。其實,這一次不是我來幫了馮總的忙,反而是馮總給我創造了一個機會,弄得我又欠馮總一個人情了,唉,這人情可怎麽還啊。”

馮嘯辰假意地把臉一沉,笑罵道:“陳博士,你怎麽也學會這一套了?是不是跟老祁學的,這個老祁,在榆北呆兩年,真是越來越市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