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資金問題(第2/2頁)

“馮總說得對,目前美國的風險投資最看重的就是Internet企業,在Internet這個領域裏,缺的只是Idea,Money根本不成問題。只要你有一個Idea,哪怕是糟糕透頂,華爾街的那些銀行家都會發了瘋一樣地給你投資,根本就不在乎什麽回報率。而像我搞的這種工業項目,現在要融資真是難比登天。”陳纻郁悶地說道。

馮嘯辰道:“沒關系啊,美國人不投資,我們投。他們願意把錢投到虛擬經濟上去,那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可還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

陳纻道:“馮總,你可別小看你說的那個虛擬經濟。我在美國的時候,和朋友一起討論過,認為21世紀肯定是信息化的世紀,傳統工業只能被邊緣化。說句老實話,我現在都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學計算機了,否則回國來開個網絡公司,再到美國去融資,隨隨便便就能夠弄到幾千萬美元。”

“是嗎?那陳博士是不是打算改行去搞互聯網了?”馮嘯辰用調侃的口吻問道。

“來不及了。”陳纻頗有一些懊喪地說道,“我畢竟不是學計算機的,很多技術問題都弄不明白。再說,學了這麽久的海洋工程,我也的確舍不得放手。”

“那就好。相信我,不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馮嘯辰說道。

有關互聯網經濟的前景,恐怕沒有人比馮嘯辰更清楚。時下,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已經開始建設,在未來幾年內也會成為國內的傳奇。再往後,BAT會先後出現,並用短短十幾年時間發展成為三個龐然大物。在這個時期,投身互聯網的確是充滿機會的。但同時,馮嘯辰也非常清楚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曾經倒下去多少“先烈”,許多名噪一時的網站在燒掉了數以億計的資金之後,最終轟然倒地,留下一地的磚瓦碎片。

相比之下,在這個時候辦一家有技術含量的實體企業,認認真真地經營上20年,所取得的成就不見得會亞於那些互聯網精英。美國在1990年代逐漸轉向虛擬經濟,實行“去工業化”的策略,到新世紀便開始品嘗到產業空心化的惡果了,以至於奧氏、川氏都在拼命叫嚷“制造業回歸”。

馮嘯辰當然不會去向陳纻說起這些後世的事情,他把頭轉向祁瑞倉,問道:“老祁,關於資金的問題,你們招商局是怎麽考慮的。對於這樣一家年利潤近億元的企業,你們難道連4000萬的啟動資金都解決不了嗎?”

祁瑞倉嘆了口氣,說道:“小馮,實不相瞞,我們招商局對於陳纻的這個項目,已經開會討論過很多回了,還專門請航運方面的專家來咨詢過。大家都認為,辦一家集裝箱廠是非常有前途的,甚至於有人認為榆北振興的希望就寄托在陳博士身上呢。”

“我可沒這麽大的能耐。”陳纻趕緊表示謙虛。

馮嘯辰沒接陳纻的話,而是繼續對祁瑞倉說道:“那就對了,既然這麽看好這家企業,區區4000萬元的資金,你們也解決不了嗎?”

“區區4000萬?”祁瑞倉把臉皺成了一個苦瓜樣,“小馮,榆北的經濟狀況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雖然說經過一年的調整,目前經濟狀況比過去已經大有好轉,但企業的虧損面依然很大,財政資金用來補貼虧損企業都不夠,各家銀行經常要為虧損企業發放貸款以保證下崗人員的最低生活費支出。我們和銀行聯系過了,各家銀行合起來,估計也就能夠湊出1000萬左右的資金,余下的3000萬,現在可是一點著落都沒有呢。”

“合著你說了半天,你們招商局只能解決1/4的費用,就這樣的經濟實力,你們也敢出去招商,這不是騙人嗎?”馮嘯辰笑呵呵地說道。

祁瑞倉把脖子一梗,說道:“怎麽會是騙人呢?我們招商局的確解決不了4000萬的資金,可架不住我有一個當總經理的同學啊。”

“當總經理的同學?”馮嘯辰愕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祁瑞倉說的正是他自己。他笑著說道:“老祁,這可過分了,我啥時候說過能夠幫你解決這麽多資金的問題,這分明是你們榆北招商局自己的事情,可別賴到我身上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