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資金問題

“我們前期打算生產的第一個產品是集裝箱。”

陳纻開始向馮嘯辰講述起來,涉及到具體的技術問題,他就放開了,不再如剛進來的時候那樣拘謹了。

“選擇這個產品,是因為祁師兄說他們手裏有一家包裝箱廠,過去也生產過集裝箱,只是技術比較落後,產品沒有銷路。我考慮過,集裝箱是易耗品,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很大。這種產品的生產技術難度不高,而且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非常適合於中國這樣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還有就是搞集裝箱生產前期的投入比較低,也適合於像我們這種創業型的企業……”

說到最後一條的時候,陳纻的聲音有些虛了。祁瑞倉替他把後面的話說了出來:“陳纻說的前期投入比較低,也是相對而言的。我們昨天粗略計算過,在充分利用礦機廠和包裝箱廠原有設備的基礎上,最起碼還要投入4000萬元左右,才能建立起一條年產5萬標準箱的生產線。陳纻測算過,如果生產規模少於這個數量,那麽產品就沒有什麽競爭力了。”

“5萬標準箱,一年的營業額大概是多少?”馮嘯辰問道。

陳纻道:“按每個標準箱800美元計算,大約是4000萬美元。”

“利潤呢?”

“我粗略測算過,毛利潤率應當在25%左右吧。”

“也就是說,一年有1000萬美元的毛利,相當於8000萬人民幣?”

陳纻微微地點了一下頭,看他點頭的幅度,可以猜想他自己心裏也沒譜。其實,陳纻自己按照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毛利率比他所說的25%還要高出一截。但這個數字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利潤太高了,高到超出了他的想象。

別看陳纻是個留美博士,他骨子裏其實還是一個中國的窮孩子。他剛到美國留學的那幾年,都是靠在中餐館裏端盤子來賺生活費的,那時候,一個月能夠賺到500美元,他都覺得非常滿足了。現在告訴他說一年能夠賺到1000萬美元,讓他如何能夠接受呢?

馮嘯辰轉頭去看祁瑞倉,問道:“老祁,你的看法呢?”

祁瑞倉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覺得,這個數字只少不多。”

馮嘯辰點了點頭,對於在國內辦企業的生產成本,他和祁瑞倉是更有發言權的。陳纻在美國多年,計算成本的時候往往是照著美國公司的標準,因此高估了許多支出,所計算出來的利潤也就降低了。

“我聽說,陳博士原來是打算自己在美國創業的,那麽應當是有一些自有資金的吧?現在需要4000萬人民幣的投入,陳博士自己能拿出多少呢?”馮嘯辰問道。

陳纻道:“我手上現在大約有20萬美元左右,都是這些年在美國幫一些企業做技術服務賺到的。我原本的確是打算用這些資金在美國創業的,後來遇到祁師兄,才決定回國來發展。”

馮嘯辰笑道:“陳博士,剛才老祁說了,即便是充分利用榆北礦機廠和包裝箱廠現有的廠房和設備,也需要再投入4000萬人民幣才能形成規模生產的能力。你手上只有20萬美元,卻想在美國白手起家,你是打算怎麽做呢?”

陳纻有些尷尬,支吾著說道:“我原來的打算,是想用這20萬美元成立一家公司,然後再去吸引風險投資,利用風險投資來進行發展。”

“風險投資?”馮嘯辰的眉毛微微皺了起來。

“哦,風險投資也可以叫作創業投資,是指有些資金向處於初創期的企業進行投資,以換取這些企業的原始股權。如果這些企業未來能夠有很大的發展,那麽風險投資初期投下的一塊錢,未來就可能變成10塊、100塊甚至更多……”陳纻解釋道。

馮嘯辰擺擺手,道:“我聽說過風險投資這回事。我的意思是說,陳博士想做的是一家實體企業,風險投資恐怕不會感興趣吧?現在美國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投資方向應當是互聯網企業吧?也就是Internet企業。”

“的確如此,馮總真是太明白了!”陳纻豎起一個大拇指,由衷地贊道。

在此之前,祁瑞倉也曾向陳纻介紹過馮嘯辰這個人,說他是個思想非常前衛、能力非常強的官員。但在陳纻心目中,覺得祁瑞倉或許是在往馮嘯辰臉上貼金。在陳纻看來,祁瑞倉可以算是思想前衛的人,因為他是曾經在美國留學多年的。而馮嘯辰作為一個本土官員,有能力或許是真的,要論思想有多前衛,那就不好說了。陳纻過去也接觸過國內的官員,知道這些人視野狹窄,見識遠不能與他這個留美博士相比。

剛才陳纻談到風險投資,忍不住要向馮嘯辰介紹一二,也是因為覺得馮嘯辰可能並不知道這個概念。誰曾想,馮嘯辰非但知道風險投資這回事,還能說出美國資本市場青睞互聯網企業,不看好工業企業,這可出乎陳纻的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