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2/2頁)

“是西門子推出的大口徑鑿巖機嗎?”

“這可不算,每一屆不都有一些新產品出來嗎?”

“那麽,是查奇公司因為債務纏身而缺席本屆展會?”

“這的確是一個重要消息,不過也是大家早就知道的吧?”

“蓋勒,你就別賣關子了,說說你覺得什麽是亮點。”

“中國人來了,這不是一個最大的亮點嗎?”

“中國人來了?嗯,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上午還路過他們的展台呢,不過,中國人能有什麽值得關注的產品嗎?他們的工程機械產業比西方起碼落後了20年。”

“哈哈,你這可是中世紀的消息了。中國人這次帶來的175噸電動輪自卸車、42立方米礦用挖掘機、32米混凝土泵車,還有其他一些設備,技術最起碼已經達到我們80年代中後期的水平了。但這還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產品價格和卡特彼勒、沃爾沃這些廠家相比,只有不到1/4。想想看,用區區48萬美元就能夠買到一台175噸自卸車,這是一種什麽感覺?”

“我賣糕的,你確信只需要48萬美元嗎?”

“千真萬確,而且他們承諾配件的價格不會比裝在整機上的時候更貴,我看過他們的價目表了,那簡直就是倉儲超市裏的價格。”

“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類似於這樣的對話,在展會的每一個角落裏都在發生。那些不遺余力替中國企業做廣告的西方人,可並不是什麽現代版的白求恩,而是一群如假包換的零點五人民幣黨。這些人原本就是活躍在各類國際展會上的掮客,幹的就是倒賣信息的活。給他們付費的,正是這次中國展團的出資方包成明。

包成明的業務早就已經跨出了國境,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商情增加有份量的內容,他經常要出錢向國際掮客們購買有關國際市場上各類產品的信息,慕尼黑展會上這些掮客,都曾經是他的合作夥伴。這一回,包成明改變了合作方式,直接出錢雇這些人擔當水軍,專門在展會上向各國客商介紹中國展團以及中國產品。可別小看這些掮客的能量,他們和客商的關系很密切,了解各家客商的采購傾向,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推銷,影響力絲毫不亞於會場上的巨幅廣告。

包成明這次組織中國企業參展,是拿出了真金白銀的。他與各企業簽了協議,各家企業在展會上成交額的百分之一要作為平台使用費支付給包成明。各企業銷售業績越好,包成明的收益就越高。對於各家企業來說,前來參展就是一次免費旅遊,能賣出產品當然更好,賣不出產品也無所謂,所以在宣傳推廣方面就沒有太多的積極性了。包成明是要從銷售額中抽成的,當然不能像各企業那樣懈怠。

“我們需要30台推土機,請問報價是多少?”

“如果我們的采購量能夠達到100台,你們的小型挖掘機價格還能夠再降低一些嗎?”

“2台自卸車,不過我們希望簽一個質量保證協議。”

“你們中國能生產汽車起重機嗎?能否幫我詢問一下100噸全地面起重機的報價……”

一撥又一撥的客商擠到了中國展台跟前,一開始只是詢價,了解產品性能和質量,再往後,便陸續有客商提出采購意向了。他們的情況都和卡佩拉差不多,拿著中國人的報價去找熟悉的西方企業侃價,希望西方企業能夠照著中國企業的標準把價格降下來。但西方企業又豈能被中國企業所左右,因為中國人帶來的產品價格低,就讓他們放棄利潤去血拼,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在受到所熟悉的企業拒絕之後,一部分客商無奈地接受了高價,另外一部分客商則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回到了中國展台,決定先采購一批中國產品回去試試,萬一中國產品真的如他們標榜的那樣能夠保證質量,而價格又是如此便宜,那麽自己以後是不是就不用再受那些西方裝備巨頭的勒索了?

天下苦秦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