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再來一場生絲大戰(第2/2頁)

內田悠道:“這就需要我們的技巧了,如果我們能夠破壞他們的聯盟,他們就會互相壓價。這一點,紡織協會那邊做得非常成功,我想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學習。”

“好的,我這就去給他們答復,咱們下個月組織一個考察團,到中國去考察合作企業的生產條件,同時分別洽談合作的具體事宜。”乾貴武志說道。

“他們是想再導演一場生絲大戰呢。”

在得到日本化工設備協會的答復之後,馮嘯辰冷笑著向王根基說道。

“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小鬼子玩這套把戲玩得挺溜呢。”王根基也恨恨地說道。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絲綢之鄉,80年代中後期,中國的生絲出口曾占全球生絲國際貿易量的80%以上。中國生絲的主要出口國便是日本,日本廠商利用中國各省之間的競爭,挑起了一場生絲大戰,生生把中國出口的生絲價格從1980年的每噸3.44萬美元,壓低到了1985年的2.34萬美元。如果考慮到美元貶值的影響,中國出口的生絲價格從1980年到1985年之間幾乎下降了一半。

日本廠商在生絲大戰中的手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利用各省急於完成出口創匯任務的心態,放出風去,說哪個省的價格最低,就采購哪個省的生絲。各省明知是個坑,也不得不往裏跳,互相比著降價,一直降到自己扛不住了才罷休。

與在國際市場上降價銷售相對應的,是各省在國內市場上輪番漲價搶購蠶繭,以滿足出口需要,因此這個時期在生絲大戰之外,還有一場蠶繭大戰,同樣打得天昏地暗。

蠶繭大戰的買賣雙方都在國內,也算是肉爛在鍋裏。但生絲大戰則是國人競相降價把東西賣往國外,而且這東西原本就是國外迫切需要的,別說降價,就是漲價幾成也不愁銷路,可偏偏是人參賣了個蘿蔔價,這就不能不讓人扼腕了。

馮嘯辰和王根基都是搞宏觀經濟管理的,對於這樁公案自然是非常了解的。國家有關部委也曾出面試圖調停這兩場大戰,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於改革之後國家大量放權,對地方已經失去了控制能力。日本人在經濟情報方面一向是十分敏感的,他們正是抓住了中國經濟體制變遷的這個漏洞,從中漁利,賺了無數的黑心錢。

“我們不能重蹈生絲的覆轍,各企業必須步調一致,共同對外。這一次合作,並非是單純的我們有求於日本人,日本人也同樣有求於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們能夠給日本企業帶來的好處,不比他們給我們的好處少。”馮嘯辰道。

王根基笑道:“你應該說,是就目前而言。”

馮嘯辰也笑了,說道:“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說過,凱恩斯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對於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日本人現在也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20年後的事,誰能看得到呢?”

王根基道:“可你小馮能看到啊。從一開始,你就是沖著把日本人擠垮去做的,從上次引進技術,到這一次給日本人代工,你都沒安著好心呢。”

“日本人是欺負我們缺乏核心工藝,覺得能夠永遠讓我們替他們他們打工。”馮嘯辰評論道。

王根基道:“可他們哪知道,你和老吳早就在安排搞合成氨的核心工藝開發了。浦江交大那個王宏泰的課題組,你們已經追加了三期經費,前前後後花了五六百萬了,現在是不是已經有些眉目了?”

馮嘯辰在嘴邊豎起一個手指頭,示意王根基不要張揚,然後微笑著說道:“他那邊只是一個方向,其他幾個單位也都有自己的方向。不過,我跟他們說了,不到火候不揭鍋,他們現在可以發表一些邊緣內容的論文,核心思路這方面要嚴格保密,不能讓人察覺到我們正在朝這些方向努力。等到時機成熟,咱們就一舉申請下專利,然後就可以拿著這些專利和日本人好好玩玩了。”

王根基看著馮嘯辰,搖頭嘆道:“小馮啊小馮,我真無法理解,你小小年紀怎麽會有這麽陰險的想法。日本人讓你盯上,真是倒了八輩子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