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與虎謀皮(第2/2頁)

一台軋機光重量就是幾萬噸,各種零部件加起來數以十萬計。要把這些零部件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台高效率的軋機,不是光有幾個理念就夠的。就如崔永峰向馮嘯辰說起過的配管問題,國內就沒人能夠真正掌握。你可以提出一個板坯定寬側壓的思想,但具體如何實現,涉及到的技術問題、技巧問題都多如牛毛,這些方面的差距,不是馮嘯辰給胥文良幾個金點子就能夠彌補上的。

“除了設計能力上的不足之外,我們也同樣缺乏把設計轉化為產品的能力。恕我直言,秦重、浦重的工藝水平,與三立、克林茲相比,至少還有10年以上的差距。”馮嘯辰繼續說道。

“豈止是10年啊。”曹蘇駿苦笑道,“三立在20年前就已經解決的輥子表面堆焊問題,我們到現在還在摸索,合格率連三立的一半都達不到。我覺得,我們起碼比人家要落後20年以上。”

“曹廠長,也不能這樣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吧?”楊永年覺得臉上有點掛不住了,他剛才還說要一年吃下兩三條生產線,現在馮嘯辰和胥文良、曹蘇駿等人一唱一和,把自己的設計和生產能力都說得一文不值,讓他情何以堪呢?

曹蘇駿笑著擺擺手道:“也對,咱們也不是所有的技術都比別人差,有些我們和日本的差異也是比較小的,努努力也能達到他們的水平。”

馮嘯辰沖二人笑了笑,接著說道:“正如剛才胥總工和曹廠長說的,我們和國外在技術上還有不小的差距,光憑著胥總工他們提出的幾個新奇理念,不能包打天下。我的意見是,既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資本,就要趁它還值點錢的時候,拿出來和三立他們交換我們最需要的東西。”

“什麽東西?”秦重的副廠長鄔三林問道。

“技術。”馮嘯辰道,“我們以專利授權為條件,要求三立、克林茲他們與我們共同設計,分工制造。這一回,咱們除了輔機之外,還必須承擔一部分的主機制造任務,至於主機制造過程中需要的技術,由他們負責提供,而且必須做到包教包會,否則我們就不和他們合作了。”

“小馮,你這不是與虎謀皮嗎?”楊永年笑道,“我怎麽記得咱們上次去德國的時候,你提出的也是這個觀點啊。”

馮嘯辰也笑道:“本來就是一個一以貫之的政策嘛。我們不需要釣上來的魚,我們需要學習釣魚的技術。等到我們掌握了全面的技術,那時候就可以琢磨著壟斷全球的軋機生產了,楊處長說的一年拿兩三條軋機線的理想,並非高不可攀。”

“哈哈,你小馮也會做夢啊,而且比我想得還美。”楊永年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也算是把自己剛才的尷尬給掩飾過去了。

羅翔飛問道:“小馮,你覺得,你提出的這些條件,三立和克林茲能接受嗎?”

馮嘯辰道:“我覺得他們會接受的。就胥總工他們提出的這些新的設計思想,已經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同。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在購置新的軋機生產線時,一定會要求制造商滿足這些方面的技術要求,以免新的軋機生產線沒等投產就已過時。這樣一來,三立、克林茲要想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必須找我們提供專利授權,這種時候我們不管提出什麽要求,他們都得捏著鼻子接受。”

“哈哈,捏著鼻子這個形容太好了!”胥文良道,他轉頭向著羅翔飛,說道:“我也贊成小馮的意見。其實,我們要求三立、克林茲轉讓的技術,並不算特別核心的技術,也不是他們專有的技術。換句話說,有些技術我們完全可以從他們的競爭對手那裏得到,如果他們不願意與我們合作,那麽我們就可以和那些競爭對手去合作,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完全不可忍受的。”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確定這樣一個策略,最大限度地從三立、克林茲那裏獲得我們需要的技術。在這方面,鄔廠長、曹廠長,你們要發揮更多的主觀能動性,保證這些轉讓技術能夠學得會、記得牢、用得上。”羅翔飛叮囑道。

“明白!”鄔三林和曹蘇駿異口同聲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