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利用他們的競爭關系(第2/2頁)

“等等,你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吧?”孟凡澤道,“人家的技術,憑什麽要教給你?人家不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嗎?”

馮嘯辰道:“我的理由有二。第一,我們是付錢的,我們可以單獨為技術付錢,同時把轉讓技術作為設備引進的前提條件。西方那些廠商想要獲得中國市場,就必須拿技術來換。中國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不怕他們不動心。”

“可是我們也需要設備啊?這不是麻杆打狼兩頭怕的事情嗎?”孟凡澤提醒道。

馮嘯辰道:“這不一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世界上卻有20多家能夠生產大型挖掘機的公司。對於那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生存都已經是一個問題了,他們還會在乎技術流失嗎?而對於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來說,他們不能容忍這麽大的訂單落到小公司手裏,因為這樣會讓小公司發展壯大,成為他們的新對手。我們只要善於利用他們之間的競爭關系,不難在他們中間打開一個缺口。”

“嗯,有道理,就像我們過去打仗一樣,利用敵人各個派系間的矛盾,各個擊破,所以屢屢能夠做到以弱勝強。”孟凡澤總結道,他們這代人都是戰爭年代過來的,思考問題也容易用戰爭來類比。

“那麽,這只是你說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呢?”孟凡澤一點都不糊塗,清楚地記得馮嘯辰先前是說過有兩個理由的。

馮嘯辰笑道:“這第二個理由,就更有意思了。美國也罷、西德也罷,他們根本就不認為中國會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您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憂,在他們心裏是絲毫不存在的。他們覺得把一些過時的技術轉讓給中國,並不會讓中國變得有威脅。恐怕在您的心目中,也不覺得中國能夠威脅到這些西方國家吧?”

“……”孟凡澤無語了。他口口聲聲說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外國人能夠辦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夠辦到。但中外間巨大的技術差距也時時都在提醒他,要想追上外國人的水平,那是很難很難的,三五十年之內,中國肯定沒有這樣的機會,也許再過100年,中國勉強能夠與國外相提並論吧?

這種認識,在當年的領導幹部中間是極其普遍的。他們在各種會議上要大談民族自信,但內心卻充滿了無奈。馮嘯辰直接問孟凡澤是不是有這樣的想法,讓他如何回答呢?說自己相信中國企業能夠很快趕上外國,頗有些違心;說自己的確對中國企業沒有信心,又不合適。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苦笑了。

馮嘯辰知道孟凡澤的苦衷,也不緊逼,而是說道:“老同志,我可以拍著胸脯跟你說,我堅信我們在30年之內就能夠趕上並超過美國、德國,把那麽什麽BE、迪馬洛之類的企業都壓迫得無法生存。不過,目前我們還需要保持低調,利用對方對我們缺乏戒心的這個有利條件,從他們手裏盡可能多地獲得我們急需的技術。就像咱們剛才說的高錳鋼鑄造難題,如果能夠得到迪馬洛的指導,我們只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攻克,為什麽要等待三五年呢?”

“有點道理。”孟凡澤被馮嘯辰說動了,他點點頭道,“還有呢,你還有什麽想法,不妨一起說出來,讓我這個老頭子開開眼界,嗯,我去拿張紙來,記錄一下。”

孟凡澤起身去找王亞茹要紙筆,馮嘯辰無意間擡頭看了一眼掛在墻上的大鐘,不由失聲喊道:“哎呀,不好,時間過了!”

沒等孟凡澤拿著紙筆回來,馮嘯辰已經飛快地收拾起了自己的東西,向著資料室外面跑去了。

“喂喂,小夥子,你跑啥,咱們還沒聊完呢!”孟凡澤著急地叫道。

“老同志,我來不及了,末班車快開過去了,我們改天再聊吧!”馮嘯辰撂下一句話,人影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