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3頁)

李煦睜大了眼睛,隨後他放聲大笑,“不愧是仁慈的康熙帝,果真夠仁慈啊。”仁慈二字被他咬的極重,諷刺意味十足。“自以為對我李家有多好,我李煦受之有愧啊。若不是因為你南下,李家又怎會有五十萬兩的虧空?”

“五十萬兩,你看不見嗎?那五十萬兩是我花的嗎?還不都是為了你。你倒好,國庫沒錢了,就找我要,我一年的俸祿才多少?李家的也就算了,畢竟我李家也享受到了。可曹家的憑什麽?”

因為接駕,李家跟國庫前後借了五十萬兩銀子的缺。康熙登基之後大小戰役不斷,國庫沒了銀子想起這茬,就暗示李家等欠銀的人家還錢。曹寅不過是哭了幾聲窮,康熙就讓自己想法子幫曹家把銀錢還上。

呵呵,八十多萬兩?李家哪裏有本事來的八十多萬兩?

“不是我李煦不識好歹,是你康熙逼我的。”反正都是要死了,李煦索性把自己這些年的憋屈全都發泄出來。

再一次聽到是他逼迫這種話,康熙內心一點波動都沒有。他甚至還有心情在想,不愧是姻親,連說法都是如此的一致。

“所以你就加入了亂黨。”

“對,他們說的沒錯,你就是個昏君,你該死。這天下本就是我們漢人的,你們才是入侵者。”嚴格來說李家祖輩都是漢人,是後來才被迫入了包衣旗。包衣說好聽點是滿人,實際上地位十分低下,他就是皇家的奴才。

李煦心高氣傲,怎麽會甘願與人做奴才。

範氏以為她哥因為她一心跟著自己所以才會跟她決裂,不在找她。她卻不知道,自己早就與範家接上了頭,甚至兩人還謀劃著等下次康熙南下就刺殺的計劃。

只是他們沒有料到一個六阿哥打斷了他們所有的計劃。

康熙得了系統,正是新鮮的時候,他忙著強國,忙著驅逐倭寇,哪裏還有心思去南巡。

本來呢,康熙是打算等過兩年事情都上了正軌就南下的。畢竟江南富庶,若是處理得好,對大清也是有好處的。

誰知中間就恰好除了舞弊案一事。

李煦已經被洗腦,康熙知道多說無益,他給了梁九功一個眼色,梁九功會意讓人把李煦帶了下去。

“皇上可還要見曹老夫人?”梁九功拿捏不準康熙對孫氏的態度,想了想還是以曹老夫人稱呼。

“見吧。”大概是被曹李二人給刺激的,他忽然覺得不管等會兒孫氏說什麽,他都不會覺得意外了。

不同於曹寅的裝傻、李煦的歇斯底裏,孫氏則是打起了感情牌。“奴婢見過皇上,奴婢與皇上也有好些年沒見了,只是沒想到會是在如此情況下相見。奴婢愧對皇上信任,奴婢該死啊。”說著說著她就淚流滿面,痛哭不止。

她以為康熙聽到這裏必定有所感觸,哪知康熙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你確實該死。”

一句話說的孫氏都不知道怎麽哭下去了。

“你可知剛才李煦說了什麽,他在怪罪朕偏寵你曹氏,曹家沒錢、欠下的虧空就讓他來背負。他叛變好歹給了朕一個理由,你們呢?總不會也是為了這三十萬兩就鋌而走險吧?”他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盒子,南巡也不過是近些年的事情,孫氏做的缺德事兒可是很早的,最早的時候曹璽還在。那時候他還忙著跟吳三桂與蒙古扯皮呢。

孫氏所為不過是仗著康熙對她的情分,如今情分沒有了,她說什麽都沒用。

“皇上,奴婢求皇上看在早年的情分上放過奴婢的孫子、孫女,她們才幾歲什麽都不知道。奴婢願意以死謝罪。”曹寅如今只有一子一女,長子曹顒十二歲齡,女兒要小一些今年剛好八歲。

十二歲這個年紀不上不下,若是康熙狠心也能當做成年人給處死的。她的孫女出生的日子好,說不定曹家還有翻盤的機會。

“只要你把該交代的都交代了,尤其是關於鄭氏的,朕會考慮的。”他並沒有把話說死,而只是說會考慮。不過這已經讓孫氏欣喜了。

就像康熙猜的那樣,哪怕剛開始對鄭氏的身份不了解,後來的相處中她也察覺到不對勁,並且暗中收集了證據。

如今江南有多少人跟鄭氏有過聯系她都一清二楚,甚至曹府裏誰是那邊派來保護鄭氏的,她也都知道。

康熙靜靜地聽著,孫氏說完就期待的看著他,他面無表情,“你放心,朕說到做到,會如你所願的。”

轟動一時的舞弊案此時才算是在康熙的心裏畫上了句話。

康熙確實做到了如他所說的留了曹顒和曹寅長女一條命,不過兩人一個被康熙送去了隔海的倭國島嶼,一個被發配到了辛者庫。從小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變成沒有地位整日幹粗活的辛者庫奴婢,也不知道這位曹家大小姐會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