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5章 獎杯效應

阿黛爾也好,坎耶·韋斯特和噴火戰機樂隊也罷,對於每一位歌手來說,獎杯數量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所屬部門的得獎數量。

畢竟,綜合類獎項只有四座獎杯,其中還有一座是年度新人,這意味著,即使橫掃綜合類獎項,最多也只有三座獎杯。無論是邁克爾·傑克遜的單屆八座,還是碧昂斯的單屆六座,在自己音樂屬性部門的得獎數量才是創造歷史的關鍵。

但對於藍禮來說,這個關鍵卻先天遺失了:民謠部門,僅僅只有一座獎杯,頒發給了內戰樂隊;至於藍禮收獲的另類部門,則是擊敗了爵士、民謠、搖滾、蘭草、靈魂等小眾分類之後,殺出重圍,斬獲了唯一的一座獎杯。

於是,三座獎杯,兩座綜合類獎項,與阿黛爾並駕齊驅。這就是藍禮交出的答卷。

不由自主地,人們就回想起藍禮的三次得獎感言;不由自主地,人們就回想起“堂吉訶德”這張專輯在過去半年時間的發展曲線;更進一步,不由自主地,人們就回想起現在公告牌榜單之上曲風的單一,完全無法和英國流行單曲榜相比較。

這,才是格萊美頒獎典禮留下的東西;同時也是“堂吉訶德”這張專輯帶來的反思,這也是“21”所不具備的。當然,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有人支持,有人不屑。“21”的流行和耐聽,確實是不可取代的;但,“堂吉訶德”這張專輯又一次進入了大眾視線。

不僅僅是來自於一部電影主題曲的連鎖效應,也不僅僅是來自於格萊美提名的話題效應,甚至不僅僅是來自於格萊美三座留聲機獎杯的傳播效應,而是來自於藍禮三次得獎感言的反思效應。這對於那些專業的、資深的、小眾的、獨立的音樂愛好者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格萊美官網留言板之上,一位用戶名稱為“白蘭度狂熱”的網友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堂吉訶德’,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格萊美,也是我們期待的格萊美。”

簡單明了的一句話,卻得到了無數網友的狂熱追捧,儼然成為了第五十四屆格萊美的標志性評語。

論人氣,有阿黛爾;論爆點,有史奇雷克;論冷門,有布魯諾;論深度和質感,有藍禮。這樣一屆頒獎典禮,真正地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尋找到了平衡,於是得到了專業樂評人和廣大觀眾的支持與追捧,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格萊美落幕之後,贊譽如潮,所有專家、所有記者、所有媒體、所有觀眾,眾口一致地送上了掌聲,與四千三百萬的收視觀眾交相輝映,成為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最成功地一屆頒獎典禮。在如此強大聲勢的推動之下,格萊美效應開始發揮作用。

一如奧斯卡得獎作品總是可以帶動票房收入,格萊美得獎作品也可以拉動專輯銷量。

當年諾拉·瓊斯的“遠走高飛”,得獎之後,專輯銷量足足翻了二十倍有余,成為了新世紀以來唯一一張北美銷量過千萬的爵士專輯。

在今年格萊美之上,得獎作品幾乎都是大熱,阿黛爾、坎耶、噴火戰機樂隊等等都是如此,而史奇雷克的電子則更多是買電子音源。其中,阿黛爾的“21”在頒獎典禮之前,北美累積銷量就已經突破了八百萬張,橫掃獲獎,這是預料之中的,銷量增幅效果著實有限。

唯一的例外就是“堂吉訶德”。

在頒獎典禮之前,“堂吉訶德”的最高單周銷量是十二月第二周取得的,彼時格萊美公布了提名名單,並且“抗癌的我”登頂北美周末票房,專輯爆發出了十二萬七千張的銷量數據,並且在那一周順利登頂了公告牌專輯榜冠軍。

但隨後一周,勢頭就放緩了腳步,交出了冠軍寶座,單周銷量也滑落到了三萬張。提名效應,瞬間爆發,瞬間疲軟。

截止到格萊美頒獎典禮的這一周,“堂吉訶德”的累積銷量達到了四十八萬九千張,依舊沒有能夠邁過五十萬門檻。

在北美,金唱片認證是五十萬,白金唱片認證則是一百萬,最後的鉆石認證是一千萬。

“堂吉訶德”足足發行了二十二周,五個多月,累積銷量依舊沒有能夠達到金唱片認證。正如藍禮在紅地毯接受采訪時所說,專輯依舊在虧本中,即使沒有宣發,即使沒有派台,即使沒有音樂錄像帶,沒有多余的成本支出,但專輯還是沒有能夠收回成本,格萊美就是他們的免費宣傳舞台。

這就是民謠的現狀。

但,格萊美頒獎典禮落幕之後,三座留聲機的嘉獎,三段得獎感言的傳播,“堂吉訶德”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全美寵兒。跟風,大部分都是跟風效應;但隱藏在跟風背後,更多資深的專業歌迷們都紛紛將目光鎖定在了這張專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