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省委副書記給新市長居思源出的難題(第5/6頁)

李南副書記沒說聯建在用地上到底有什麽問題,只是說在原則許可的範圍內解決,這是最大的、最有原則性的官話。招呼打了,也沒有明確的指示你怎麽辦,更重要的是告訴你必須在原則範圍內,話語中的機關,甚至比古人窮其一生所研究的墓道機關還更精巧。居思源搖了搖頭,回到會議室。李樸正在接一個電話,而且大聲地嚷著,見居思源進來,李樸說了句:“回頭我再找你!”收了線,然後道:“剛才我匯報了桐山農業的情況,桐山的工業也有,但目前規模不大,我們最大的企業年產值才二點五億,是水泥廠。其他的企業,產值都在幾千萬或者幾百萬甚至更小。財政收入去年是二點二億,其中國家財政返還資金占到了八千萬。桐山發展的步子緩慢,當然,首先我作為班長要檢討,我們的思想不夠開闊,工業經濟一直滯後。我們實在是找不到好項目,也引不來好企業。桐山離最近的高速一百二十公裏,離國道也有一百多公裏。交通不便,是制約桐山發展的根本。因此,我們一直呼籲國家在交通發展中,考慮到桐山的特殊性。特別是市裏,居市長來了,我們也請求市裏將桐山的交通工程列在重要位置。我們別的政策不要,只要好的交通。有了好的交通,桐山的山貨就能出去,就能賣大價錢,富民是第一,其次是富財政。民富,財政自然就會跟著富。”

“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居思源肯定了句,道,“因地制宜,一直是我們發展的一條基本原則,這個不能隨便動。”又問,“世民縣長還有補充的吧?”

“這個……剛才李樸書記已經匯報得很全面了。我就補充一點,我們的工業經濟近年來也在努力,有所起色。最近我們正在跟匯源集團談合作,他們利用我們的山貨資源,在桐山開辦加工企業。這個項目如果能談成,年產值可以達到十億元以上。”

“現在進展怎麽樣?”

“各地競爭得比較激烈。招商就是競爭,我們正在努力。”

“這樣大的項目,而且是依托桐山資源,方向很好,值得下工夫去爭取。如果需要市裏出面,我們一定支持。我自己也可以,你們隨時說下,我親自去談。”居思源正說話,電話又振動了。他沒看就直接摁了。然後又繼續道:“其他同志……啊,”停了下,他望著華石生,“石生秘書長,說說!”〖米〖花〖在〖線〖書〖庫〖http://BOoK.MIHua.NeT

http://BOoK.MIHua.NeT

華石生其實早作好了說話的準備。市政府秘書長跟市政府秘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雖然名稱上僅僅多了一個“長”字,但秘書長是政府領導,秘書是服務領導。華石生也是老資格的秘書長了,他知道在什麽山唱什麽歌,他把筆記本翻到剛記錄的那一頁,又用鋼筆壓好,才開口:“剛才李樸同志和世民同志的匯報,我總體感覺都很全面,而且也客觀。桐山有桐山的特點,與其他縣區比,有劣勢,但也有優勢。這優勢就是山,就是山產。因此,桐山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我認為是極其正確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縣域經濟的發展,單純地靠農業是實現不了的,必須走工業化的路子。要有大項目支撐,要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大的項目和大的企業到桐山。富民是一個方面,富縣也是必須要走的路。縣不富,發展就沒有後勁。當然啰,我不是反對開發農業,搞農業產業化。這個,可以更多地發動農民,讓他們自己去搞。政府還是得集中精力搞大產業,抓大項目,抓大收入。”

居思源看了看手機,也快十二點了。華石生瞥見居市長在看手機,立即說了句:“時間也不早了,我就不說了。最後請思源市長作指示。”

居思源揚了揚眉毛:“我沒有什麽指示。對桐山,對整個江平的情況,我都是剛剛開始了解。一知半解,是沒有發言權的。因此,這次調研目的就是聽。剛才李樸同志、世民同志都講了,石生秘書長也談了很好的意見,都很好,都很有意義。我這次調研,除了桐山,還有流水,接著下來是三區。最後要召開主要領導的座談會。如果說有什麽指示,就到座談會上去說吧,不過,桐山也確實給我一個啟示,那就是領導幹部的政績觀問題。詳細的不說了。李樸同志啊,中餐就簡單一點,吃過中餐我想去看看山核桃基地。”

“好,就安排。”

中餐就在招待所食堂,都是些山區特色菜,清亮,看著就可人。李樸說:“思源市長第一次到桐山,就用家常小菜,不見外吧?”

“這個最好。這才說明桐山沒有把我居思源看成外人。桐山是革命老區,有優良的傳統,根本就是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現在你們搞農業產業化,也就是依靠群眾嘛!來,我以茶代酒,敬一下桐山班子裏的同志。”居思源站起來,舉起茶杯,大家也都端著杯子,居思源說:“等山核桃產業搞大了,發展起來了,我來喝酒,好好地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