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5

“鯤鵬館”項目經過一番吹風、預熱,又有廖志國的調研、視察作呼應,很快在陽城引起關注,社會反響相當熱烈。

反響熱烈的首要原因,自然是媒體宣傳鋪天蓋地。

廖志國每天早晨起床後有聽廣播的習慣,陽城電台從黃一平這兒獲此信息,且掌握了大致作息規律,便有意在此時段開設專題。因此,每當廖市長晨起打開收音機,大多會聽到與“鯤鵬館”相關的內容,或是主持人在侃侃而談,或是聽眾在參與交流討論,所聊話題無非陽城文化與體育設施如何陳舊、匱乏,打造文化大市如何急需相應硬件、平台,等等,節目編排搞得煞是熱鬧,而且所言正合廖志國所思。

電視台的“他山之石”系列報道,取材範圍原本只是計劃在省內及長三角地區,可幾期做下來,一方面黃一平及時轉達了廖志國的表揚,全台上下受到莫大鼓舞。另一方面,專題組成員覺得有必要放寬視野、擴大範圍,以便借此機會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於是,他們修改了原先呈報上來的報道計劃,在南起海南三亞、北至冰城哈爾濱、西達雪域高原的廣大範圍內,增加了很多著名旅遊城市,就差沒把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放進來。

最為生動、也最具深度者,是陽城日報上搞的那個“文化陽城建設大家談”討論,引發了陽城廣大市民、尤其是文化名流們的積極參與,成為多年未見的一大盛景。

說起陽城的文化名流,那真是這座城市的一批活寶。都說陽城是歷史文化名城,其實真正考究下來,建城僅僅千年出頭的一座城市,所謂歷史積澱不過爾爾,切實具有價值的名家遺存也很有限,只是由一班熱衷於民俗民風、地方史志的老人,前赴後繼、生生不息地一番奔走呼籲,才使輿論受到左右,令陽城人自以為是、誤以為然。這些名流,大多是退休的學校老師、地方志編審、報紙記者之類的文化從業者,在職時就喜歡舞文弄墨、熱議時事,退休之後雖已賦閑,且多在八九十歲的高齡,但依然不顧老態龍鐘,不甘寂寞,繼續為報紙、電台上的“豆腐塊”工程添磚加瓦。他們所著文章,其實本無太多原則,而是專以鉆牛角尖、擡杠為己任,特別願意與政府部門的主流聲音較勁。前些年,針對舊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名流們便以保持城市文脈為由,群起大唱反調。無奈,當政者只能裝聾作啞,而且有意封鎖陣地,這幫人一通亂拳打在棉花堆上,偃旗息鼓之余不免耿耿於懷。如今,報紙上忽然提出文化建設這個話題,自然觸動了他們心中那根敏感神經。可是,此文化與彼文化並非一回事,廖志國的意圖更非要和前任唱反調,這就需要循循善誘、巧作疏導。因此,黃一平建議報紙總編,派出多路資深記者主動上門,采取個別訪談、各個擊破的形式,請名流們按照既定思路發言。此舉,雖然有點變相綁架的意思,卻也終將他們腦子裏那根筋給扭了過來。當然啦,這些人說了也不白說,報紙刊登了署名文章、大幅照片,當即奉上高額稿費,日後評獎還有一份精美禮品,哪裏還會計較是否合乎本意。

任何一位地方當政者,都不敢小看這批文化名流的作用。一部陽城近現代史充分說明,無論什麽事情,只要讓這批人參與進來,無事一定成為有事,小事一定成為大事,有時壞事與好事也會因之相互轉化。原因只有一個:這些人既是民意的風向標,又常常反過來影響與左右民意。

所謂民意者,民間聲音之主流、大潮也,有時表現為多數人的意見,有時則表現為少數人的強音。在陽城,多數情況下,民意往往表現出這樣幾個特點:要麽喜新厭舊,要麽極端懷舊;這山望著那山高,鍋裏煮的永遠勝過碗裏盛的;跟著感覺走,尤其跟著反對派的聲音走。

就拿眼下的“鯤鵬館”工程來說。對於此項目本身,民意起初並不十分關注,因為那樣一個莫須有的東西,與千家萬戶的鍋碗瓢盆委實無甚關聯。可是,既然那幫七老八十的文化名流講話了,立即便顯得事關重大,成為普通市民話題的中心。就關注內容而言,名流們或許多少還關心一點做什麽、怎麽做、為何做,民意則主要關注何人在做。按常規,一個剛剛上任的新官,就像蜜月期中的媳婦,多少會讓人充滿期待與遐想,大眾更多地抱著新鮮與好奇感。何況,多數情況下,普通民眾未必能夠理解政府決策、官員能力之類的內容,或者即便感知了也形不成什麽主流意見。相反,倒是那些為數不多的反對派,因為善於表達意見率先發言,容易形成對大眾輿論的引導甚至誘導。上述那些文化名流,就屬於這種少數反對派,卻由於其經常表達著與政府相左的聲音,因之而成為民眾眼裏的代言者,左右民意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