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又到關鍵時刻(第6/7頁)

賈士貞聽後,沉吟片刻說:“常書記,您批評得對,我也在不斷地反思自己。但說我是出風頭,想創造政績,這意見我很難接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農村體制改革最早取得成功,經濟體制也在不斷總結改革的經驗,唯有幹部人事制度,仍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實際上大多數幹部和廣大群眾一直都在看著我們,殷切地期待著我們。可以說我也是冒著風險試水,在摸著石頭過河。至於我個人,常書記,你說如果我把權力看得很重,如果我有私心,我要改革幹什麽,要公開選拔幹部幹什麽?這不是自己縮小自己的權力嗎?如果像過去那樣,由領導決定人選,組織部考察,形成方案,提交常委會研究,這樣可以讓許多幹部整天圍著組織部轉!跑官的、要官的、買官的。那才顯出權力的重要,那樣我這個組織部長不是有更大的權嘛!”

賈士貞理直氣壯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常書記也默默地聽著賈士貞的一番話。作為一個市委書記,常友連找不出任何理由去指責自己的下級。市委書記的權力至高無上,可是他也是血肉之軀,也和常人一樣,吃的是五谷雜糧,有著同樣的七情六欲。正是由於這一點,他才想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秘書提拔為副縣級,或許他也意識到以後要按過去的辦法提拔幹部不那麽簡單了。然而,盡管從理論上常友連無法對賈士貞的一番理由進行否定,但是他對賈士貞漸漸地產生了看法,不知為什麽他的心情更加復雜而矛盾起來。

室內靜了下來,兩個人都默默地坐著,此刻賈士貞和常友連似乎都在想著各自的心事。賈士貞明顯得感覺到,常書記對他的態度和剛來時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雖然對他還是士貞長士貞短的叫著,但是倆人之間的距離不是越來越近,反而越來越遠了。特別是常書記看他的眼神,那眼神好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也許賈士貞剛來時,常書記的職務意識還沒一下子形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賈士貞作為省委組織部市縣幹部處長的意識在常友連的心裏已經淡去。如今的現實是,他常友連現在是市委書記,賈士貞只是一個市常委、組織部長,是他的下級,職務差距的意識已經滲入常友連的每個毛孔。常友連重坐回自己的位置時,他表現得是那樣坦然和從容。他習慣性地拿起桌子上的中華牌香煙,自己抽出一支,又把香煙推到賈士貞面前,隨後拿起打火機,一邊走到開著的窗子旁邊,一邊點燃了香煙。看樣子常友連對自己在辦公室裏抽煙很注意。他只是站在窗口,對著窗子流動的空氣抽了幾口,然後又回到座位上,把大半截香煙熄滅在煙缸裏。

這時賈士貞的手機響了起來,他從包裏取出手機,是衛炳乾。賈士貞關掉手機,隨後說:“常書記,有事您隨時給我打電話。”常友連笑笑,示意他可以走了。

賈士貞雖然慶幸衛炳乾的這個電話打得太及時了,解了他和常書記之間的尷尬。但是他突然意識到,常書記可不是別人,而是他的頂頭上司,是全市六百多萬人口大權在握的一把手!他就這樣找個借口走了,心裏有些不踏實。

賈士貞回到辦公室,衛炳乾把信息中心統計結果送了過來。計算機已經把每一個崗位上報考的人員從高分到低分排列出來。賈士貞看著看著,興奮得叫了起來,說:“炳乾,你考得不錯啊!你看,在報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的人員中,你拿了頭名狀元啊!”

衛炳乾最先看到自己的分數,心中自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他卻裝作鎮靜。他真的沒有想到,市委組織部領導在制定政策時,除了滿正科四年之外,還表明現任正科並在副科崗位上連續工作七年以上的同志也可以報考,否則他衛炳乾再有才能也沒有資格參加考試呀!衛炳乾的心裏如同漲滿潮水的河床,內心的喜悅不時往外溢。他想了半天,才紅著臉說:“賈部長,謝謝你對我的關心,眼前這一切我做夢都沒有想到。不管後面是什麽結果,我都會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好。”

賈士貞說:“其實幹部隊伍和各行各業一樣,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你看,我們組織部上次選拔的幾位科長居然有三人進入報考崗位的前三名,還有兩人都在第四名。”

衛炳乾一看,趙欣報考市委辦公室副主任成績為第二名,汪為民報考的副縣長排第一名,另一個綜合幹部科長報考市政府辦副主任排第一名,孫中溪和組織科科長都為第四名。

其實,在是否允許剛剛公選進市委組織部的同志也參加副縣處級領導幹部的競爭問題上,賈士貞不僅反復考慮過,而且廣泛聽取了市委組織部內外同志的意見。他們雖然都是剛剛考進市委組織部的,但是他們原來都是在正科級領導崗位上幹了多年的同志,如果不考到市委組織部來,他們都可以報考副縣級,不能因為考到市委組織部了,就不給報考副縣級的機會。那樣做顯然不合理的,這樣做同樣是為了體現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