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又到關鍵時刻(第5/7頁)

賈士貞走到大門口,下意識地向大門四周瞥一眼。突然,手機響起來了,他一邊進大門,一邊取出手機,一接電話,是市委常書記。沒想到常書記也關心起考試的分數了。是啊!這可是西臾市第一次公開選拔縣處級領導幹部啊!作為市委書記,這也是一件大事呀!賈士貞說他還沒有到辦公室,估計分數已經到了,拿到分數之後,他馬上就向常書記匯報。

關掉手機,賈士貞加快腳步,剛走了幾步,手機又響了,看了看號碼,盡管已經到了組織部的樓下,他還是接了電話。這時衛炳乾向他報告,考試分數已經到了。賈士貞應了一聲,跑步上了樓梯。

賈士貞認真看了看密封的保密信封,讓衛炳乾拆開信封,考生的分數立馬展現在眼前。這時,賈士貞讓衛炳乾找來了趙欣和兩個幹部科長,讓他們立即在市委組織部的網站上把考試分數公布出去,同時讓西臾電視台在電視節目下方采取滾動方式公布考生分數,而市政府信息中心盡快把每一個崗位的考生集中到一起,並且從高分到低分排列出來。

半小時後,近兩千名考生的分數在組織部網站上公布了。緊接著,組織部的電話就響個不停。賈士貞沒等信息中心統計結果出來,就帶上考分復印件去見常書記。

常友連看著分數,問:“小程的分數怎麽樣?”

常書記問的小程指的是他的秘書程文武。賈士貞說:“信息中心正在統計,估計結果很快就出來,但我剛才初步看了一下,程秘書考得不理想,前三名肯定沒有他。”

常書記擡起頭,看著賈士貞,半天才說:“這事你打算怎麽辦?當時你堅持讓他報名考試,我不好說什麽,可是現在考了這樣的成績,事情不是更加難辦了嗎?”

賈士貞一時回答不了常書記的問題,沉默了好久。他畢竟只是一個市委組織部長,他是在市委領導下工作,市委書記是這個地區的一把手,一把手的權力至高無上。但是,賈士貞不止一次地分析,市委書記常友連並不是一個家長式專權的領導。他的領導方法,既民主又開放。因此他這個市委組織部長上任後,才能把原來已經考察過的,等待提拔的一批幹部停了下來,而且常友連也支持他公開選拔幹部的計劃。賈士貞從內心感謝常書記能夠正確對待權力,對待幹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至於常書記想把秘書提拔起來,這並非是常書記一個人一時沖動突發奇想,而是每一個高級領導幹部都是這樣對待秘書。

賈士貞看著常書記,微微一笑說:“常書記,你的意見我完全能夠接受,其實,當初建議程秘書報名,我自然想到他不一定能考得很好,而這個結果應該說是明擺著的,但是我反復想過,他報考了,說明他有這樣的願望,有參與競爭的決心和勇氣。對市委組織部調出的那兩個科長我也是這樣想的。至於下一步怎麽辦?我想,市委常委不可能對所有的幹部都不調整,只是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機會。現在公開選拔四十八名縣處領導幹部正處在勢頭上,這件事不僅僅是兩千多名幹部參加考試,而是全市六百多萬人民都在關注這件涉及千家萬戶的大事。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顧影響,不顧後果,提拔你常書記的秘書到縣裏當縣委組織部長,那群眾會怎麽想?我想不僅對程文武本人,對市委組織部,對市委常委,恐怕對常書記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賈士貞停了停,接著說,“常書記,程秘書的問題,我以為在公開選拔的四十八名縣處級領導基本有了結果後,再考慮行不行,我反復想過,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得慎之又慎。”

“士貞啊!”常書記語重心長地說,“你到西臾來擔任市委組織部長,我從心底是歡迎的。省委組織部在征求我意見時,我舉雙手贊成。你年輕,又在省委組織部待了那麽多年,應該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市委組織部長。”常友連從椅子上站起來,慢慢踱著步子,接著說,“但是你來了之後,有些做法步調很大。年輕人身上的這種幹勁和熱情,我理解並支持。一個有改革思想的幹部難能可貴,需要上級領導的支持。我雖然沒有呂日周、仇和那樣的魄力和勇氣,但是我心底歡迎和支持這樣的領導,因為中國像這樣的領導幹部太少了。雖然大部分幹部群眾對你的反映很好,但是也有一些人強烈地反對你。有的人甚至直接向我告狀,直接給我寫信。有的信寫得很刻薄,有的信直接寄到省委領導那裏,省委領導又批轉給我,我都替你擔著。一個幹部,特別是一個敢於改革的幹部沖破重重勢力,沖破重重束縛,這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可貴,但步子不能太大,太猛。有些事情還要實事求是,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你是聰明人,這些道理我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