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隔離點引發群體事件 明察暗訪(第6/6頁)

縣委書記蔡恒與侯衛東想到了一塊,他道:“我正在辦公室召集防非辦和宣傳部的同志研究此事,明天把宣傳方案報過來,請侯市長審一審。”

侯衛東客氣地道:“蔡書記辛苦了,晚上睡一個好覺,明天我們一早就碰頭。”

他作為沙州副市長,到益楊是來指揮、檢查、督促防非工作,最多停留兩三天,還得回沙州。大政策是省市兩級制定的,但是能否真正落實政策,還得發揮縣委書記和縣長這些基層幹部的作用,如果不能獲得這兩人的支持,工作將會很被動。同樣,縣委、縣政府必須接受上級的領導,沒有上級的支持,他們的工作將困難重重,吃力不討好。

到目前為止,市、縣兩級互相配合,目標相同,利益一致,大家相處得都很愉快。

在縣委辦公室,正事談完,蔡恒和桂剛暫時沒有走,兩人點燃香煙,開始閑聊。

桂剛感慨挺多:“我第一次見到侯衛東的時候,他還在青林鎮當辦事員,什麽職務都沒有,一個平頭大白兵,跟著秦飛躍一起到馬市長辦公室匯報工作,後來跳票當了副鎮長而沒有受到處理,從此平步青雲。當年我們都沒有想到他這麽厲害,十年時間就成了沙州副市長,算是創了益楊幹部的紀錄。”

蔡恒道:“我早看出他是個人才。他給祝焱當秘書以後,被祝焱派去聯絡公、檢、法,辦起事來幹凈利落,有張有弛。這一次到縣裏來指揮抗擊‘非典’,我又實實在在感受到他的工作風格和水準,拿捏事情的分寸很好。侯衛東這麽年輕就能當上副市長,確非浪得虛名。看這個發展勢頭,他還會有進步,進入省級班子也不稀奇。”

蔡恒和桂剛關系很不錯,兩人有了此共識,自然更加不會怠慢臨場指揮的副市長。

早上,蔡恒來到縣委招待所,陪著侯衛東共進了早餐。

侯衛東開玩笑道:“蔡書記日理萬機,以後千萬別過來陪我吃早餐,不敢當啊。”

蔡恒拿著縣委招待所出名的小包子,一口消滅一個,道:“我反正也得吃飯,在早上與侯市長碰個面,白天的工作就好安排。我建議上午先跑現場,下午碰頭研究。”

其實這也是侯衛東需要的工作節奏,此時蔡恒主動說了出來,正合他的心意。

吃過早飯,縣委辦主任桂剛送來了宣傳方案。

“縣裏的宣傳方案的口號是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具體活動安排了八項:一是編印、制作、贈送一批防治‘非典’的圖書和音像制品;二是創建一批防治‘非典’的示範企業、學校、社區和村鎮;三是懸掛、張貼一批防治‘非典’的標語和宣傳畫;四是制作、發布一批防治‘非典’的公益廣告;五是開展一系列依靠科學、戰勝‘非典’的科普宣傳活動;六是推出一批防治‘非典’的先進典型;七是創作一批反映抗擊‘非典’鬥爭的文藝作品;八是在防非工作結束後表彰一批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湧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看過宣傳方案,侯衛東贊道:“安排很細致,我基本贊成。第七條,這個文藝作品,縣文聯有沒有這個創作實力?”

桂剛道:“我們有幾個市作協會員,編點小故事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八條,表彰先進可以分批進行,不必等到結束後,可以先發一些單項獎,比如優秀護士等,你們想細一點。”

桂剛拿起筆,記下侯衛東的話。

侯衛東繼續深化軟硬兩手,道:“還有兩點建議,一是領導重視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不可否認,領導確實是牛鼻子,抓住了牛鼻子也就牽一發動全身,因此要在防非中實行領導責任制。各鎮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事情辦好了獎勵,辦砸了要拿話來說。二是要拿出處理一批幹部的魄力,不聽指揮的幹部,臨陣脫逃的工作人員,必須受到懲處。獎懲分明,才能最大程度激勵廣大的幹部群眾。”

早餐聚會時間談完,侯、蔡等人到鄉鎮檢查防非工作。

下午,縣紀委書記劉凱拿過來對擅離崗位的兩位衛生院醫生的處理報告。

看見劉凱走進來,侯衛東真的有些時空停滯的感覺。他在益楊工作時是1993年,如今已是2003年了,益楊各部門的頭頭腦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有的副職變成了正職,有的人從這個部門到了另一個部門,有部分人從實職變成了非領導職務。但是核心部門的要職基本上還是由十年前的熟面孔所把持。

劉凱十年前就是紀委排位第一的副書記,在辦理土產公司案子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十年之後,他先後調到地方任過黨委書記,又調到民政局當局長,還到公安局當過政委,幾經轉崗,終於朝前走了一步,成了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斑白的雙鬢,顯示其仕途的艱辛,同時說明他的仕途到了頂,退居二線是他必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