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省紀委調查出侯衛東嶽父收了四萬塊錢 省紀委調查出侯衛東嶽父收了四萬塊錢(第3/7頁)

她話鋒一轉,道:“這個議題我覺得今天先不研究,應該研究的是全市融資問題,而不僅僅是南部新區的問題。衛東市長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我的想法就是由你來牽頭做這事。”

在沙州,一般都是由常務副市長來分管經濟工作,寧玥這樣安排,就是讓侯衛東做了常務副市長的一項工作。侯衛東很敏感地意識到這個問題,擡起頭來,正好與寧玥眼光相對。

寧玥眼神頗有些意味深長,從侯衛東臉上掠了過去。

新一屆市政府班子成員中,姬程從省裏下來,做事高調得很,辦事略顯飄浮。馬有財是基層老油子,城府深得很。錢寧是差選上來的,威信不夠。寧玥當了代理市長,她第一個要用的人就是侯衛東。

散會以後,寧玥將侯衛東請到辦公室。

“寧市長,全市國有企業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任務很重,融資這一塊,就別讓我來吧。”侯衛東與寧玥關系挺好,坐在了辦公室,開始叫起苦來。

“大家都知道衛東最能幹,凡有攻堅克難的任務,交給衛東絕對沒有錯。晚上有安排沒有,我有些朋友要到沙州,一起吃頓飯。”寧玥以前一直在黨委序列工作,當了代理市長,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侯衛東與蒙家走得近,又是最年輕的副市長,自然成為她籠絡和依靠的對象。

“好啊,晚上正好有空。”侯衛東明白寧玥的想法,作為副市長,他同樣需要同盟軍。寧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比黃子堤要強。

回到了辦公室,侯衛東給朱兵打了電話:“今天晚上沒有時間了,寧市長有安排,要陪外地來的客商,實在對不起了,改天我來約時間。”

朱兵與侯衛東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認識了。當年侯衛東還在上青林當瘋子修路時,朱兵是益楊縣交通局年輕的副局長。那時縣交通局就是上青林石場的衣食父母,朱兵處於絕對強勢地位。

到了2001年,侯衛東奇跡般地成了沙州副市長,兩人的關系發生了絕對的轉換。今天,侯衛東原本答應同朱兵吃晚飯,由於寧玥發出了邀請,他只能推掉與朱兵的晚餐。

晚上,來到沙州大酒店,楊柳早在門外等著了。

見到侯衛東,楊柳道:“寧市長有事稍稍耽誤,請侯市長在房間稍等一會兒,秘書長也在上面。”

楊柳在市委機關工作了多年,是多年的正科級職務,此時跟隨著寧玥來到市政府,很快就被任命為沙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這個位置就是當年劉坤的職務。這也正應了一句通俗之語: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晏春平成為楊柳的部下,他將侯衛東送上樓以後,見侯衛東與蔣湘渝喝茶說話,就主動到樓下來迎接寧玥。

他性格隨和,在秘書圈子裏人緣不錯,與楊柳關系也很好。他陪著楊柳站在門口,道:“楊主任,聽說你和侯市長還有劉坤、任主任都在益楊青幹班讀過。”

“嗯。”

“你們那個班都是風雲人物,後面接連八九屆青幹班,從整體水平來說都不如你們班。”

在青幹班與任林渡、侯衛東喝酒的日子,楊柳已經覺得是十分遙遠。她腦中閃現出侯衛東在喝酒之時的沉默,道:“侯市長那時還在上青林山上修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全是苦幹出來的。”

晏春平不叠地點頭道:“那是,侯市長從山上下來以後就聯系紅壩村,幫著紅壩村修了一座橋。如果當時沒有修那座橋,我估計現在紅壩村裏也修不了橋。”

正聊著,寧玥的小車來了。

晏春平看到一只鋥亮的女式皮鞋從車門處伸下來,他跟在楊柳身後,迎了過去。

“侯市長來了沒有?”

楊柳沒有如其他女同志那樣接過領導的提包和茶杯,她只是跟在寧玥後面,道:“侯市長來了,但是客人還沒有到。”

寧玥道:“怎麽還不到,未免太不準時了,你們兩人在樓下等一等,我先上去。”

話音未落,一輛奔馳車和一輛寶馬車相繼停在了大樓前。從奔馳車上走下來一個身體瘦削的中年人,他很有老總的派頭,道:“寧市長,你也太客氣了,怎麽能讓你到樓下等著。”

從寶馬車上下來兩人。一人文質彬彬,西服領帶,很儒雅;另一位男子則穿著灰色長袍,頭發齊肩,很有些仙風道骨。

“這位是沙州市的寧市長。”

“陸總,您好。”寧玥與中年人打過招呼,含蓄地對著另外兩位相貌和氣質迥異的來客點了點頭。

“寧市長,這兩位都是高人。”陸小青指著西服年輕人道,“這位是喬瘦木,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大才子。”

寧玥看著文雅的青年人,倒是暗自吃了一驚。

陸小青又指著另一人道:“這位是高大師。高大師在廣東、香港很有名氣,俗稱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