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把手是領導,更是下屬 當一把手難,當二把手更難(第2/9頁)

下午,易中嶺與項波簽訂了銷售協議。按照此協議,市絹紡廠的產品將部分委托鳳雲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銷售。

簽的是“部分”,有項波做廠長,“部分”的份額可以很大。按照易中嶺的打算,用這種方式可以將增值的利潤截留下來,一年最少是千萬之多,扣除必要的費用,即使與項波平分,也是一筆大數目。更重要的是,鳳雲公司其實間接控制了市絹紡廠。

這也是項波對蔣希東等人的反制。

合同簽訂以後,蔣希東很快在第一時間拿到合同副本。復印之後,帶著復印件來到侯衛東辦公室。

此時,侯衛東已經得知了合同內容。看罷合同,他有意對蔣希東道:“如今絹紡廠產品積壓嚴重,占用了寶貴的流動資金,由鳳雲公司來銷售,是一種嘗試。”

蔣希東是紡織行業的老手,經營多年以後,形成遍及全國的銷售網絡,他控制了銷售也就控制了絹紡廠的利潤。此時,項波這一招,思路上與蔣希東基本一致。

他黑著臉,道:“侯市長,簽訂這樣的合同,後患無窮。鳳雲公司其實控制了市絹紡廠的命脈,雖能解一時之渴,卻種下了無窮的麻煩,而且,能不能解一時之渴,還是未知數。現在廠裏職工聽說此事,情緒很激動,我盡量做工作,可是若廠裏拿不出有效措施,很快就難以為繼,到時絹紡廠就會成為定時炸彈。”

侯衛東不動聲色地道:“畢竟這是一條路子,行不行還沒有試。如果這樣不行,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突然出現的黃、易、項組合,將蔣希東謀劃數年的計劃全部打亂。此時到了圖窮匕見的地步,他也就不遮掩企圖,道:“用這些修修補補的措施是隔鞋搔癢,只有通過改制才能徹底救活企業,否則絹紡廠是死路一條。破產以後,六千在職和退休職工就得由政府給飯吃。”

此話裏已經有了赤裸裸的威脅,侯衛東用如刀的眼光看著蔣希東。

蔣希東黑臉黑面,凜然不懼。

過了一會兒,侯衛東收回了眼光,緩和了口氣,道:“你把真實想法寫成報告,交到我手裏,我先看一看。”

蔣希東大大地松了一口氣,道:“侯市長,我兩天後交方案給您。”

兩天後,蔣希東交來報告,他的方案很明確,實行MBO方案。

侯衛東將報告鎖在了抽屜裏,他知道只要正式提出絹紡廠改制方案,就等於與黃子堤徹底決裂。決裂以後,或許還有更大矛盾或者是困難。為了此事,他和小佳也有爭執。

小佳是聽吳英談起此事,才知道他堅持要改制,勸道:“你完全可以等著絹紡廠糜爛,然後再提出改制,這樣就不用得罪黃子堤,還可以辦成事。再說,非得改制嗎?”

侯衛東原本不打算給小佳透露此事,沒有想到吳英給小佳說了此事,道:“等到絹紡廠糜爛,就不是改制,而是破產。我作為分管副市長,明明可以阻止破產之事發生而不作為,這是失職。”

小佳說了老實話:“我們不缺錢用,你又是最年輕的副廳級,省裏關系也已經建立起來,只要穩紮穩打,遲早會是正廳,甚至走上省級領導崗位也不是不可能。你為什麽要冒險,我不能理解。”

侯衛東沉默半晌,道:“到了現在這個級別,我覺得應該有所作為。否則,還不如當一個富家翁,瀟灑過生活,何必還要費心費腦。”

從學校畢業到上青林開始,侯衛東並沒有明確的理想,而是被生活推著走,他的成功有著偶然性。出任縣委書記以後,他漸漸有了政治理想,到了副市長崗位,其想法已經與以前有了較大區別,以前是為了生活,如今是為了事業。

小佳沒有他的感受,因而不理解他的行為。

9月28日,侯衛東接到了吳英的電話:“小侯,上次給你交代的事情辦好沒有?”

侯衛東向來將吳英的事當成頭等大事,道:“吳廳長,墓地和公路都重新修繕過,沒有問題,我去看過。”

吳英很滿意,道:“10月1日,喬主任將到成津去掃墓,我和昌全省長陪同,市裏就是朱書記、黃市長、小寧和你參加。”

盡管吳英一直沒有說明喬主任是誰,可是話語間其身份的顯赫卻是清晰得很。

侯衛東似乎感覺到了一個好機會:“吳廳長,午餐如何安排?”

“喬主任要到成津縣城百年清真吃飯,你作好相應安排,保衛工作要嚴密,但是不能讓警察出現在喬主任面前,省政府辦公廳會派人過來專門聯系此事。”

吳英特意交代:“喬主任對國有企業很有研究,若是情況允許,你可以簡明扼要進行介紹。”

“太感謝您了,吳廳長。”侯衛東知道了吳英的苦心,確實是發自內心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