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沒有閑職,只有閑人 到茂雲向老領導問計 (第3/5頁)

張木山沒有撒謊,道:“機械類企業多數已準備轉移到益楊新管會,這是去年與祝書記定下來的。今天我看了茂雲開發區的整體規劃,恕我直言,不如益楊新管會。新管會雖然是縣級開發區,可是規劃科學,投入充足,企業入駐以後硬件、軟件都沒有什麽問題。”

梁天雲就扭頭對祝焱道:“祝書記,抽個時間我們去益楊學習,看一看益楊新管會。”

祝焱指著侯衛東,笑道:“小侯以前是益楊新管會主任,對新管會建設功不可沒。”這是他對自己部下最直接的一次表揚。

梁天雲此時才想了起來,道:“你是張小佳的愛人,益楊新管會主任,呵,看我這腦子,剛才硬是沒有想起來。”

侯衛東道:“我到上海見過周姐,多謝周姐對小佳的關心。”

梁天雲呵呵笑道:“周萍是馬大哈,我看小佳蠻心細的,也不知是誰照顧誰。”

關於張小佳與周萍在一起讀書之事,他早就給祝焱提起過。有事提前給領導匯報,先打預防針,這是他當秘書以來的心得,既是忠誠,又顯得天地無私。

梁天雲情緒不錯,對祝焱道:“茂雲開發區正缺這種人才,小侯曾經是益楊新管會主任,當什麽科委主任,我的意思是將他調到茂雲來,給老李當助手,把茂雲開發區認真抓出成績來。”

老李是茂雲地區副專員,掛著開發區主任的職務,給老李當助手,意思是當開發區副主任,行政級別為副處級。

侯衛東含蓄地笑了笑,沒有明確答復。

早上7點,侯衛東驅車前往祝焱住所,剛好是7點15分,這也是往常祝焱吃早飯的時間。他在樓下打電話,問道:“祝書記,早上吃什麽?我見到街上有一家蘭州拉面,環境不錯,請你吃拉面。”

以前在益楊時,祝焱總是在家裏吃早飯,有一次他無意中說:“早上天天喝牛奶稀飯,對身體有好處,可是有時真想到街上去吃一碗牛肉面,那是很享受的事情。”

祝焱一直都有這個想法,而這個簡單願望,在益楊並不容易實現。他是縣委書記,天天都要在電視上露臉,弄得縣城裏多數人都認識他,到街上吃飯也就成為奢侈的事情。有兩次與侯衛東一起在小攤上吃面條,就被攤主拉著反映情況,弄得祝焱很有些為難。

侯衛東知道這些事,一大早就趕過來請祝焱吃蘭州拉面。

到了茂雲以後,祝焱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地委招待所食堂吃稀飯、饅頭,天天都是老一套,沒有什麽新花樣,他有些膩了。聽到侯衛東的提議,欣然同意道:“好,到街上去吃面。”

下樓時,心道:“還是侯衛東好,善解人意,用起來順手又放心。”他到茂雲以後,已經借故換了一個秘書,蔣坤也算不錯,只是比起侯衛東來就頗為不如。

7點30分,茂雲剛剛從黑夜中蘇醒過來,大多數門面都還關著,只有大大小小的早餐館在開門營業,環衛工人正做著淩晨普掃的掃尾工作。由於吃面的人太多,街道上丟著些白色的餐巾紙,顯得淩亂,有些刺眼。

祝焱將車窗緩緩放下,默默地看著這座還在睡意蒙眬之中的城市,心裏又湧起了昨天開會的畫面,暗道:“哲明和梁天雲各執一端,都有幾分道理,哲明強調關注民生,梁天雲強調發展。其實民生與發展是聯系在一起的,沒有發展,市民生活就改善不了。在茂雲這個一窮二白的階段,還是應該以發展為主,等到政府手裏有錢了,才能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

從內心深處,祝焱同意梁天雲的觀點,茂雲的棚戶區暫時不能動,先將新城發展起來,政府有錢了,才有能力解決下崗企業的問題,發展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礎。

他同時能夠理解哲明的感受,作為在茂雲工作二十多年的地委書記,他似乎再也不能對貧困、混亂甚至有些肮臟的老廠區無動於衷。

只是,兩人在常委會的爭論很快就在茂雲傳開了,祝焱聽到了一種說法:“梁天雲一心想搞政績工程,對老百姓的死活不關心。”聽到這種說法,聯想到茂雲不久前的官場風雲,祝焱心裏暗自有些擔憂。這種擔憂沒有依據,就如一團霧,能感受到卻不能完全說破。

走進一家人氣很旺的蘭州拉面館,大廳裏面飄著很純正的面香,“呼哧、呼哧”的吸面聲音不斷,這種聲音如果出現在高級賓館是失禮,而出現在蘭州拉面館則顯得格外親切,大家共同“呼哧”,吃得津津有味,沒有人注意到吃相問題。

這也是中餐之精髓,有人曾設想改革中餐,讓中餐也實行分餐制,這樣雖然比傳統中餐衛生,卻失去了傳統中餐特有的韻味。

祝焱喜好這種傳統的氛圍,他是茂雲地委副書記,在電視裏也經常露面,但是他的面孔形象還沒有深入人心,因此,當他坐在餐館的時候,並沒有人認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