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沒有閑職,只有閑人 到茂雲向老領導問計 (第2/5頁)

第一條新聞是地委書記哲明,他梳著大背頭,穿著夾克衫,正前呼後擁地帶著一幫子人在查看一條公路,在公路邊還與一位胖子親切交談,在兩棵樹之間有一條標語——“回鄉企業家捐助致富路”。第二條新聞還是哲明,他正在與下崗工人圍坐在一起,滿面笑容,很親切。

第三條新聞就是專員梁天雲的鏡頭,他看上去也就四十出頭,精神很好,講話手勢不斷。

第四條新聞是人大主任開會的鏡頭。

祝焱在第五條新聞中出現,是出席一個表彰大會。

祝焱的鏡頭出現之後,就是一些雜亂的新聞。所謂雜亂,當然是侯衛東眼中的雜亂,因為這些新聞缺少了重量級人物參加,變得無足輕重了。在嶺西的政治藝術中,有領導人出席的新聞才有政治價值,才是政治格局的晴雨表。

等到新聞結束,侯衛東自嘲地想道:“我只是益楊科委主任,何必關心茂雲的政治風雲,完全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但是自嘲的念頭只是一閃即過,茂雲的政治格局對於侯衛東來說太重要了,他如今站在十米板上,如果水溫合適,就要跳進茂雲這個遊泳池之中。

坐在床上隨意換著台,秘書蔣坤到了賓館。中午夥食就安排在茂雲酒店,侯、蔣天南海北聊著,倒也談得來。

吃完飯,侯衛東道:“蔣秘,你事情多,別管我了。”

蔣坤道:“這怎麽行,下午我陪你四處逛一逛。茂雲雖然經濟條件差一些,風景還是不錯的。城外就有好幾個大寺廟,在嶺西都有名氣,每年頭香至少要五十萬,現在雖然燒不了頭炷香,還是很靈驗的。”他又笑道,“這不是封建迷信,純屬發展茂雲旅遊業的需要。”

雖然蔣坤言談還可以,兩人畢竟不熟悉,侯衛東更願意一個人待一會兒,道:“蔣秘,多謝了,我昨晚打了一個晚上的麻將,下午好好睡一覺,不知道祝書記晚上有什麽安排?”

“聽說接待嶺西的客商。”蔣坤堅持道,“下午我陪你去轉一轉。”侯衛東只得同意了蔣坤的安排。

開著車在茂雲城內轉了幾個大圈,又到城外去轉了轉,侯衛東看著與地級城市不相稱的城市面貌,又想起茂雲上半年的官場地震,心道:“這就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地級城市,因為經濟落後,所以官場就成為精英人員最好的出路,官場鬥爭自然格外尖銳。”

用通俗的話講,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由於人們有更多選擇,當官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不是最好的選擇,在南方才有這樣的話:“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只有當幹部。”而在經濟落後的地方,人們缺少更多的選擇,所以都在官場上鬥來爭去。想到這一點,雖然侯衛東也是官場中人,他還是在心裏對茂雲有輕微抗拒。

下午5點,祝焱晚餐要宴請來自嶺西的慶達集團老總張木山,他給侯衛東打了電話,叫他一起吃飯。

祝焱、張木山、侯衛東陸續到達餐廳。幾分鐘以後,茂雲地區專員梁天雲紅光滿面地走了過來,他與祝焱點了點頭,又與張木山握手,道:“張總是貴客,這次到了茂雲,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茂雲的山山水水。茂雲幾個景區都能達到國家三A或四A級景區標準,張總平時日理萬機,趁這幾天就好好放松。”

慶達集團這種級別的老總,在茂雲幹部眼裏是貨真價實的財神爺,能夠享受到警車開道兼保衛的貴賓級待遇,這也是各地為吸引投資通用的做法。

張木山這幾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於政府的熱情已經處之泰然,他隨口道:“我對茂雲的風景是慕名已久,這次特意準備去看一看。”梁天雲看到席間還坐著另一位陌生小夥子,以為是張木山的隨從,主動去握手。

祝焱介紹道:“梁專員,這是益楊科委主任侯衛東,我的前任秘書。”梁天雲臉上笑臉依舊,可是侯衛東感覺到他的笑意明顯在減弱,兩人職級差得太遠,侯衛東沒有期待能受到與張木山同樣的待遇。

持續不退的東南亞金融經濟危機,對慶達集團沖擊很大。如今的慶達集團格外艱難,前一段時間收購的大量虧損企業拖累了整個集團,張木山不敢盲目擴張了。加上茂雲投資環境不行,他沒有在茂雲地區投資的打算,只是祝焱數次邀請,他抹不開情面,就過來瞧一瞧。

張木山禮貌地道:“感謝茂雲各位領導對我的信任,慶達集團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也受到了沖擊,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關於在茂雲投資的事情,我想董事會一定會認真考慮的。”

梁天雲道:“慶達集團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聽說機械制造業將轉移出沙州,茂雲地區願意提供優惠條件承接慶達集團的產業結構調整。”

慶達集團的機械制造業從1997年開始已經逐步轉移到了益楊新管會,目前已經開始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