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沒有閑職,只有閑人 低價買了個煤礦(第4/7頁)

“國務院下了文件,要求關井壓產,調整結構,火佛煤礦在益楊不算小,應該有賺頭。”侯衛東在科委沒有什麽事情,將國務院發至省裏、省裏發至市裏、市裏再發到縣裏的文件統統看了一遍。他要買煤礦,特別留心這方面的事情,這個關井壓產似乎是買煤礦的理由。

劉光芬的擔憂並沒有減少,道:“我跟著你爸也在鄉鎮幹過,小煤窯根本關不絕,關井壓產是一句空話。”

侯衛東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媽不必擔心。”

兩人說著上了樓,正好遇到郭師母。得知眼前這個戴著項鏈和墨鏡的洋盤中年女人是侯衛東的媽媽,郭師母臉上的吃驚表情毫不掩飾。回家以後,對郭教授道:“小侯媽媽是小學老師,怎麽打扮得怪模怪樣?”郭教授道:“你別亂說,越是人老,就越要打扮得年輕,這是新思想。”郭師母還是嘀咕道:“我還是看不慣這打扮,小侯比他媽要樸素。”

兩口子正說著,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郭師母開了門。劉光芬在門外提著些東西,此時她已是恢復了本來面目,道:“郭師母,侯衛東在這裏住了幾年,感謝你們關心幫助他,我從吳海縣帶了些山木耳。”劉光芬心細,得知鄰居郭教授中風,特意買了山木耳,這對病人有好處。

“劉老師,你真是太客氣了。”郭師母還沒有完全適應劉光芬的變化。郭教授在屋裏道:“你們倆別站在門口,快請劉老師到屋裏坐。”

劉光芬恢復了老太婆本色,郭師母便很是熱情,將劉光芬讓到了屋裏,坐在客廳裏聊得開心,倒有些老朋友的感覺。

星期天,劉光芬一大早就與郭師母上街買菜,她給兒子買了些小米、枸杞、紅棗等食品,徹底調整了侯衛東冰箱裏的食物結構。

11點30分,劉光芬還在家裏擦拭,侯衛東見母親沒有煮飯的意思,奇怪地問:“媽,中午要到外面去吃?”

劉光芬道:“中午郭師母要請我們倆吃飯,她家丫頭也要回來,聽郭師母說,她家丫頭還沒有對象,我答應讓你哥給她介紹。聽郭師母講,郭蘭以前曾和你在一起工作過,我看過她的照片,很漂亮的女孩子。刑警支隊棒小夥子這麽多,總有配得上郭蘭的。”

侯衛東哭笑不得,道:“媽,沒有看出來,你還是天生的自來熟,來了不過一天,怎麽就操心起郭蘭的婚事了?”

劉光芬手腳麻利地收拾著屋子,念叨著:“可憐天下父母心,我跟郭師母一起去買菜,她一半的時間在談郭教授的病情,一半時間在談郭蘭的婚事。”她開起了玩笑,“郭師母對你的印象很好,恨不得招了你去當女婿。”

說者無心,聽者心裏卻是蕩了蕩。男人對美女有著本能的愛慕,否定是虛偽,肯定也並不意味著淫蕩,關鍵是要符合大眾道德。

郭蘭原來並不準備回益楊,恰巧星期一要到益楊來出差,便在星期天提前回家。進了家門,見滿桌子好菜,她誇張地抱了抱母親:“媽,我每個月都要回來,你弄這麽豐富做什麽?”

聽說要請侯衛東和他的媽媽,郭蘭道:“侯衛東的媽媽,她到益楊做什麽?”

郭師母道:“那天你爸得病,侯衛東出了大力,他媽媽過來,我們熱情一些,這也是表達感激的一種方式。”

聽到母親這樣說,郭蘭就去了衛生間,細細地洗了臉,化了淡妝,然後到廚房幫著母親理菜。郭教授是做學問的人,喜歡安靜,家裏客人很少。今天請侯衛東吃飯,由於兩家關系不錯,也不算什麽正式的客人,他便在屋裏看書。等到劉光芬和侯衛東都坐上了桌子,他才從書房出來。

郭蘭見父親仍然有些瘸,關心地道:“爸,你別成天關在書房裏,要多出去走動。”

劉光芬道:“我們學校的老校長十年前得了這病,他天天堅持在學校操場走圈子,現在身體很健康,比得病前還要好些。郭教授要多吃木耳、洋蔥,還可以用花生米泡醋,這些都能軟化血管。”

郭師母詳細詢問這個花生米泡醋的法子。

侯衛東話不多,慢條斯理地吃菜。郭蘭主動問道:“你到科委工作,比新管會工作輕松得多?”

由於與家長同桌,侯衛東說得輕描淡寫:“到哪裏都是工作,我只能服從組織安排。科委的工作與新管會相比,工作量確實少得多,科委的同志想做事,可是找不到事情。”

“我陪同領導到科委去考察幹部,市級科委同縣級科委相比,日子好過得多。他們手裏有項目,資金也不少,你也可以去跑一跑,看能不能爭取到項目。”

“不知市科委近期有什麽項目?”

“上一次我去考察,吃飯時聽尹明主任說,科委準備在縣裏搞一個農業科技研究基地,這是省裏來的項目,還沒有最後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