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中國歷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萬長生說的這句話,是兩千多年前《呂氏春秋》裏的名言。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意思是治理國家沒有法制是不行的,那會造成社會動亂,但如果死守住法而不知道變通,也很容易引發矛盾,矛盾動亂不可以保持國家穩定,世道不同,社會變了,變法就是合適的。

有時候真怪不得中國人習慣於從故紙堆裏面反思。

老祖宗們似乎已經把人世間需要總結的事情都總結完了。

現代歐美國家就最喜歡抱住法不放,引經據典的認為以前好的東西,現在就一定也好,所以各種吵架內耗沒有效率。

而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搞懂了這個道理。

一定要有法,但隨著實際情況變化,又要相應的調整。

只是這個調整,在如此龐大臃腫的國情體制面前,肯定會顯得無比艱難。

有些自視甚高甚至憤世疾俗的人總喜歡推倒一切重來,覺得那樣既英雄又浪漫,充滿了革命主義氣息,還能給自己改變命運。

但在務實的人眼裏,就是幼稚和中二。

他們會默默的去做,譬如萬長生這樣。

院長再點燃一支煙,卻基本都沒有抽:“是啊……改革,總是這麽艱難的,美術界……各級美術機構,拉山頭拜師、跟風追潮、巧立展賽名目,各種變相洗錢沆瀣一氣,更不用說一部分掌握著書畫特權,評判標準和披著藝術皮的別有居心了,這樣發展下去,其結果確實是無益於社會,有罪於後人啊。”

萬長生反而問了:“那您覺得美術界存在的意義是什麽呢?”

院長想了想:“書畫應該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探索人文思考為目的吧?美術界更應該以教化民風,傳承文脈德育,增添生活美感作為主要責任?上次你也談過你在寺廟畫畫做菩薩長大,這就是應該是美術界的意義,盈利創收,圖謀利益還是應該作為次要目的。”

萬長生點頭:“那就是了,我想大美培訓校和蜀美之間沒有矛盾,甚至應該看成是互補的結合,民辦教育機構靈活熱鬧,能夠做出各種嘗試探索,官方美術學院底蘊深厚,腳步沉穩,之前有人跟我談論過歐美國家大學的差別,說歐洲大學更容易受到政府、官方的影響,而美國大學因為更接近於商業機構,有自己獨立自由的辦學理念,我們不正好可以把兩邊都結合起來嘗試麽。”

院長再仔細的詢問了一番這個歐美大學的比較,又換了支煙:“我到美國進修留學過兩年,也去歐洲交流考察過,你說的這種風格區別確實有……那麽你覺得美院這邊可以相應的做些什麽調整。”

這就是專業型領導可愛的地方,他內心還是把自己當成藝術家,萬長生也笑:“這我可沒資格說三道四,但今年寒假免費美術培訓下鄉已經做到了過萬名孩童參與,大約在今年暑假可以突破兩萬人次,我想蜀美可以把這當成自己大力宣傳的重點,美術學院不應該是外界不了解的神秘場所,藝術家也不是一群人關起門來自嗨,我們一直在致力推廣美術教育到很多層面……”

點開韓曉敏準備好的PPT文件,數據、圖片,統計分析結果應有盡有!

寒假過萬名青少兒參與活動的所有聯系方式,家庭情況問卷,年齡分布,省市縣各級分布,收入比例狀況,這些數據讓院長看了肯定吃驚:“你們做的?!”

萬長生推卸責任:“學生會做的,有了您捐贈的健身中心,學生會好歹也有了份比較穩定的財政收入,這幾次活動都是學生會全力支持參與,包括現在的大美培訓校搬遷,搬走以後,原來的場所要用來建設江州市大學生藝術品交流市場,這也是學生會牽頭和市教育部門今年的重點,前提是培訓校把地方騰出來。”

院長又不傻,終於笑起來:“萬長生,你年紀不大,心思很多啊。”

萬長生也笑:“您覺得是圓滑世故或者工於心機都行,但在我心裏其實很簡單,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設計,讓參與者得利,讓各方有好處,這本來就是推動局勢前進的不二法門,越來越多的人學習美術,了解美術,哪怕最後不會走進美術學院,但起碼他們都知道怎麽回事,有天賦的人還有選擇的機會,這就夠了。”

院長想的是:“那你現在覺得我們推動重建附中怎麽樣?”

萬長生還是搖頭:“不怎麽樣,這還是剛才那個比方,為什麽附中會消失,就是因為不適應時代的變化,只是因為這個消失影響很小,消失也就消失了,不會帶來巨大的陣痛和需要填補,再強行重建,您覺得意義大嗎?”

院長的意思是:“可這個階段美院也需要做出些改變,我希望能有個新生版塊來撬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