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二章 資本輸出(第4/4頁)

眾人紛紛停下討論,看向張浩。

張浩慢慢說道:“有道是,一流企業做標準。而大洋集團現在,很顯然已經超越了一流企業。因此,我們需要做的,要比標準更高級。畢竟,早在八年前,我們就在做標準了。

現在,我們應該做的是……做聖人!”

“聖人?”眾人不解。

“聖人,指明方向的,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指明方向的!大洋集團要做表率,大洋集團也要做一個老師。

過去,聖地為什麽被稱之為聖地?因為聖地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但是,如今的聖地,已經開始墮落了。

而指導社會發展進步的接力棒,需要我們傳承下去了!

在別人戰爭的時候,在別人瓜分世界的時候,在別人奴役大眾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這個社會帶來新的希望。”

但白夜卻不配合:“說法不錯,但大洋集團畢竟要生存,要發展。我們可以做聖人,但我們怎麽發展?如何獲取足夠的利益?

沒有利益,就沒有現在的大洋集團。”

張浩翻了翻白眼,“白師兄……不要張口閉口都是利益。真的,不要鉆錢眼裏,錢眼太小,鉆進去就出不來了。

好吧,別瞪眼。大洋集團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表面上要做聖人,但實際上,我們要做的,是資本輸出!

所謂的資本輸出,就是以資本的力量,來殖民世界。這種殖民,是溫和的、是難以察覺的。我們要用技術的優勢,來換取資本的進步;只要大洋集團能夠蒸蒸日上,我們就能對外展示一個光明的形象。

尤其是,慈善事業要好好的做起來,收割民心。

還有文藝文化方面,也要做好。文藝文化能夠最快的塑造大洋集團的新形象。

最後,一切都需要高手來保駕護航。大洋集團接下來,將會大力發展化神技術,以及相關的修行技術。而為了培養高手,我們就必須去攻略妖族!”

張浩一邊說著,一邊在背後的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將大洋集團所有的計劃銜接起來。

最後張浩在‘資本輸出’四個字上,畫了一個重點的圓圈,“發展就像是釣魚,要先輸出資本,然後才能收回來。

輸出資本的方式,包括投資、合資、合作、發展代理商、搶占市場等。另外,也包括服務業務。

我們的服務業務,要擊中在高技術領域。高技術領域,具有壟斷的特性,也享受高利潤。

比如,無線電服務技術,比如鐵路橋梁建設,比如化神技術服務。

還有,下一步的重點,是發展飛機。第二代飛機技術,已經有了突破口,一旦成功,我們將建立航空線路。”

白玉堂最先發言,“張總我們的資本輸出,要配合這次東征吧?”

“對!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東征,開辟或者搶占市場。”

“那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資本輸出,也是一種新的戰爭和侵略手段。它是發生在國民經濟層面?

民生有四大要求,衣食住行;修行又有一個基本要素:‘財’。而這就是資本輸出的重點呢?

戰略同盟和戰略聯盟的東征,獲取的是統治權利。而我們要獲取的,是生存權利!”

張浩看向白玉堂的眼神,很有感慨。果然是老人,張浩自己提出的發展方向,是‘高大上的’——就是不接地氣,而白玉堂卻將張浩的建議,和實際情況接洽。將理論,發展成為具體的策略。

眾人也恍然大悟。

會議很快結束。張浩終於問白夜:昨天那24顆腦袋調查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