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二章 資本輸出(第3/4頁)

自從張浩下令學習和考試之後,大洋集團的高手們,就開始‘喜歡’上了學習——不喜歡不行,不學習根本就無法理解法相的狀態,而且張浩竟然還要讓他們考試、公開成績;太恐怖了。

張浩走過這些認真學習的高手們,就進入研究基地核心,曲海超帶著幾百人認真的翻譯書籍。

要想將書籍翻譯過來,並不容易,尤其是翻譯高科技書籍。

你能想到這樣的場面嗎:一個清朝末年的、剛剛接觸西洋技術的業余邊緣人員,捧著一本二十一世紀物理課本閱讀的場面嗎?

語言不通暢不說,新課本中的各種單位、標量、表示方法、公式、理論等,那是怎樣的一種酸爽。

現在曲海超等人做的工作,就是這樣的工作!

不說別的,僅僅是那些公式、那些奇怪的單位符號等,就足以令人眼花繚亂。而且物理公式中,少不了數學。也就是說,翻譯過程中,所有的教材必須同步翻譯,從低到高一層層遞進。

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

可以這樣說,也就是這批教材被大洋集團得到了,要是被別人得到,只怕要束之高閣。

教材,當然是通俗易懂的。但這個通俗易懂也有一個前提,就是與當前文明相符合的,並且有老師的指點。不然,就算能解讀,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不說別的,就說地球上的相對論、量子理論、航天技術等,將這些書籍丟到那些落後的、甚至都沒什麽工業基礎的邊緣國家中,那就是真正的天書。

張浩轉了一圈,自己也參與其中,給一些物理單位、標量、以及概念等提出一些建議,然後張浩鼓勵了眾人,並發放一定的獎勵,刺激眾人的熱情。

等張浩忙完這一圈,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

張浩稍微打坐片刻,修行都來不及,就來到辦公室。今天又是一場大型的股東大會。大會上,張浩需要解釋一些東西。

大會剛開始,就有股東提出疑問:大洋集團為什麽不參與殖民,甚至連燭龍之洲的殖民地都拍賣了。有些人能理解,但也有人無法理解。

在太多人眼中,尤其是中小股東眼中,殖民地就等於財富!享受過殖民地的好處,他們不甘心放手。但他們還是服從了張浩的安排。

張浩看著眾人,卻笑了。張浩站起身來,對眾人鞠躬,“各位,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在大家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卻毅然堅定的支持我們一些看上去荒唐的舉動。”

張浩的表態,讓大會氣氛緩和了。張浩的態度,贏得了大家的尊重,也暫時平息了大家的怒氣乃至怨氣。

然後張浩才緩緩說道:“今天我要說的,也是這件事情。各位,你們是否有考慮一點,那就是:大洋集團應該對外展示怎樣的形象?”

“是技術。”有人說道。

張浩點頭,但卻說道:“這個,我們上次討論過了,技術是我們的立足之本。但僅僅只有技術機不夠的。技術,只是我們的內在,那麽外在呢?

今天要討論的,是外在的形象。”

眾人陷入思考,張浩也不著急。既然是討論嘛,當然不能只有自己說了,要讓別人充分發言。

大家的說法豐富多彩:

“我們是資本主義的代表,應該展示一個富裕的形象。”

“我覺得應該展示一個學者的形象,我們對外展示對技術的追求等。”

“我聽說,最近流傳這樣一個說法,叫做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的做產品。我想,我們應該要做一個一流的企業集團。”

“屁,大洋集團早就超過一流了!我們要做別人做不來的。”

“那你說應該如何做?”

“這個……我只是一個建議。如何做麽……就交給……交給張總吧。總之跟著張總走,是不會錯誤的。”

“嘿,你這馬屁拍的我都渾身疙瘩。”

旁邊又有人說道:“我想,大洋集團的形象,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正面的。至少那些殖民統治等與道德抵觸的事情,我們不能正面接觸。

另外,我們應該發展藝術。尤其是最近的開始走向成熟的曲藝。

幾天前劉軍的一曲《白雲之上》,在短短幾天時間裏,已經傳遍半個肥土之洲。

現在想想都有些熱血沸騰。尤其是那句‘即使折翼,也不放棄追求風的自由’,令人神往。”

“我喜歡夏曉麗的那首《迎春花》,現在都成了中小學的校歌了。”

……

眾人討論的很是熱烈,一直到中午,再也沒有更多的想法了,張浩也綜合了大家的想法後,適當的修正了自己的考慮,終於開口了:

“感謝大家的踴躍發言,讓我有了很多不錯的想法。我也有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