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婆娑

“鐺……鐺……鐺……”

一陣陣鐘聲在耳邊回響,鐘聲並非從一處傳來,而是四面八方都是。

謝小玉停下腳步,他聽著那此起彼伏的鐘聲,也聽著那夾雜在鐘聲中的梵音禪唱。

不只是謝小玉駐步聆聽,周圍的人莫不如此,而且所有人都露出虔誠的神情。這就是婆娑大陸,西方佛土。

不知道過了多久,鐘聲漸漸停下來,眾人開始做自己的事,謝小玉也繼續往前走。

此刻謝小玉是赤腳走在路上,來到這片佛土後,他又恢復和尚的打扮,不過這次他身上只披著一件薄薄的僧袍,這是一件很寬松的僧袍,一側肩頭搭著,整條右臂連同肩膀都裸露在外。

婆娑大陸的僧人都是這樣的打扮,因為這裏氣候炎熱,衣服多是用來遮羞,而不是為了保暖。

謝小玉的樣子也變了,變得凸額深目,短發全都打著碎鬈,皮膚又粗又黑,完全和當地人一個模樣。

謝小玉小心地看著路。

西方佛土被認為是人間凈土,不過來這裏有一段時間,謝小玉對這個“凈”字有些不敢恭維,因為這裏很臟,大街上到處都是牛走來走去,牛的糞便自然也隨處可見,風一吹,總有一股臭味鉆進鼻孔裏。

最讓謝小玉受不了的是,這裏的僧人全都赤著腳,所以他也不得不這樣,但只要一想到可能踩到什麽臟東西,他就感到渾身不自在。

現在謝小玉有些後悔來這裏,可他來婆娑大陸並不是為了空石,而是為了實現當初的諾言。

當初謝小玉為了拉攏那三位大巫,曾經許下諾言讓他們至少多活兩、三百年,就算做不到,也讓他們能轉世重修。

謝小玉想出來的解決辦法很麻煩——要先轉魔門,再轉佛門,最後轉入道門,不過這中間的每一步都有保命的辦法。

現在三個大巫已經開始修練魔功,所以謝小玉也要兌現諾言,幫他們煉制魔門秘藥。

之前在苗疆的時候,三個大巫問遍他們認識的魔道中人,結果一無所獲,那些魔道中人沒有人研究秘藥,也沒人有藥方,更別說《藥經》;最後,一個和羅老相熟的魔道中人提議讓他們來婆娑大陸看看,或許在佛門的典籍中可以找到一些與之有關的線索,所以他們來這裏。

這座小城叫耶羅,站在這座城,稍微擡頭往遠處看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整齊的山嶺。

這些山嶺仿佛被刀削般,不但側面是平的,連山脊都幾乎沒有起伏,這片山嶺綿延數萬裏,中間被圍起來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盆地,這個盆地直徑一萬兩千余裏,被劃成八個邦。

如此巨大的盆地並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為造成,制造出這個巨型盆地的正是佛魔之爭的最後一戰。

這座盆地正中央的位置,曾經有一座氣勢恢弘的城市——三連城。

傳說在建造三連城的時候,是先由人工堆砌出一座千余丈高的山,然後在山腳、山腰和山頂各建造一圈城墻。山腳就是最外圍的城墻,是用鐵澆鑄而成;山腰則是位在中間的城墻,是用白銀澆鑄而成;最高也最裏面的城墻是用黃金鑄成。

那時候有數千萬人居住在三連城,平民住在黑鐵城域,有錢、有地位的人住在白銀城域,修士和貴族住在黃金城域。在黃金城域,夜晚亮如白晝,住在那裏的人美酒佳肴、鶯歌燕舞,無時無刻不在享樂,那是真正的人間樂土、極樂世界。

如果說天門是太古妖都,這座三連城就是遠古魔都,可惜這一切已經連一點痕跡都看不到。

三連城在那一戰中化為廢墟,數十萬年的歲月滄桑甚至讓三連城連殘垣斷壁都沒有留下,大部分東西都被拆走,剩下的則抵擋不住歲月侵蝕,早已經化作流沙和塵埃。

不過也有一些東西被保留下來,比如魔門的傳承。當然,不可能留下完整的傳承,只能從各式各樣的佛門典籍找到痕跡。

謝小玉所在的耶羅城就是一個佛門聖地,在攻打三連城的時候,佛門就是在這裏集結;三連城毀滅的時候,這座城受到波及被夷為平地,後來佛門重建這座城。

耶羅城當然不能和難陀寺、天龍寺相比,不但名氣小得多,規模也差得遠,除了這裏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婆娑大陸的中心在北方,而這裏靠近南方,另一個原因是這裏的佛寺全都屬於早期教派,秉承最初那套佛門思想,在大乘佛法興起的現在早已經落伍。

這裏的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像謝小玉這種掛單的和尚很少,就算有,也都是對早期教義感興趣、認為佛門應該回歸本源的異類,其中大部分是苦修僧。

謝小玉既然要裝,當然要裝得盡可能像,此刻他就是苦修僧,名叫僧伽羅,修的是閉口禪,不能和任何人說話,傳心術這類法門也不能用,這樣還能避免露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