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零落意(第2/11頁)

哥舒翰經略西域多年,自然也網羅了不少修士效力,只是與紀若塵相比,這些修士實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罷了。前面因不明敵情,折損了哥舒平京這樣的親信大將,在了然敵將戰力後,他自然再不會派自己的直屬部將去送死,所以,潼關軍雖然折損三萬,但哥舒軍精銳尚在元氣未傷。

不過紀若塵妖卒雖兇,哥舒翰倒也不至於如此懼怕。他擔憂的有三件事,首先便是相國楊國忠痛恨胡將,自己鎮守潼關這數月,楊國忠已上過數本,要求撤換自己。萬一揮軍直取範陽,把安祿山真個打垮了,那是還不是狡兔死,走狗烹?二來則是封常清也是有才之人,又於危難之際掛帥出征。現今他手下那八萬新軍昨日還都是些農夫腳販之流,可若能經歷數場血戰而不死,便成精銳。一旦讓封常清緩過這口氣來,日後朝中地位,定會壓自己一頭。三來則是若要取範陽,至少須有十五萬大軍,那時人吃馬嚼,所費糧草無數。紀若塵這數千鬼軍伏在一旁,與自己決戰是沒這個能耐,要抄後路、搶糧草則是綽綽有余。那時不用安祿山反攻,只消一路堅壁清野,自己十五萬大軍便要餓死北疆。

有此三重顧慮,哥舒翰便以糧草不足為由,拒絕出關。

哥舒翰守關不出,紀若塵這裏新得的兵卒便完全沒了用處。閑了十余日後,紀若塵便按兵書所雲,將大軍藏於山谷,自己只率一千士卒在潼關關前列陣,叫罵求戰。

哥舒翰老奸巨滑,在關上一看便知有詐,再不肯理會。若是按照以往戰法,他必以萬余精兵出擊,先擊破當面這一千誘敵之軍再說。可是以前幾場大戰下來,每戰必敗,哥舒翰已知潼關守軍與紀若塵的妖卒單兵戰力相差太多,若要吃掉這些誘餌需派出數倍兵力,而這些妖卒奔跑起來不遜奔馬,哪裏追得上?若是追趕得離城太遠便是羊入虎口之勢,潼關的騎兵幾乎損失殆盡便是前車之鑒。哥舒翰打定主意,即使對方僅百人叩城也決計不戰。

紀若塵罵陣三日,哥舒翰仍不肯出關,於是再讀兵書,令手下士兵在陣前袒胸露背、飲酒吃肉,又命玉童新編寫罵辭,先問候哥舒翰列代祖宗,再編造他種種不堪的往事,然後叫這些士兵背了,一一在關下喊出。

玉童在地府日久,於罵陣上也有超凡才華,當日便曾罵得平等王幾欲自盡。此刻罵罵哥舒翰,實是小試牛刀而已。

本來哥舒翰還有心情在城頭看看紀若塵軍容,可是只聽了片刻罵辭,便臉色鐵青,袍袖一拂,回府去了。自此再不上城頭督陣。

如是又過兩日,見罵不動哥舒翰,紀若塵在濟天下的指導下已頗知本朝政事,於是念頭一轉,罵風直指監軍太監王進禮。

王進禮年過五旬,論年紀比高力士還要大一些,卻拜了高力士為幹爹。在宮中也頗受明皇寵信,不然怎輪得上他來潼關監軍,代皇上執掌生殺大權?王進禮平素裏可是分毫受不得氣的主兒,前幾天看哥舒翰被罵,還好一陣幸災樂禍,今日輪到自己頭上,方才被罵的滋味著實難忍。

還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關上的王大公公已是暴跳如雷。王大公公有十個幹兒子,號稱西京十虎的,此次都隨軍跟來,希望能混些軍功。此時幹爹發怒,當兒子的怎能不借機表現?於是西虎大怒,紛紛披掛齊全,各引親兵出關,要在陣前斬了紀若塵人頭,敬獻幹爹。至於哥舒翰不許出關的軍令,哪會被十虎放在眼裏?

十虎在關下列成一排,個個精神抖擻,人人盔甲鮮明。他們有沒有本事且不論,倒都是生得人高馬大,一表人材。這一列陣叫戰,還真有幾分氣勢。

只聽馬蹄聲響,紀若塵軍中沖出一文弱青年,提鐵矛,騎瘦馬,實是寒酸得可以。十虎見了,無不哈哈大笑,紛紛縱馬迎上,想要搶這第一個功勞。

孫果一提馬韁,瘦馬一聲長嘶,發力迎上。與十虎錯馬時,矛影驟發便收,隨後孫果便撥馬回陣,更不象身後看上一眼。對孫果而言,斬十虎與殺豬無異,實在沒什麽值得誇耀的。

十虎猶自在縱馬揮馬,大聲呼喝,直到十余丈外,方才一一墜馬。他們帶出城外的千名親隨這才知道事情不對,立刻發一聲喊,鬧哄哄地向關內逃去,居然無人來搶奪十虎屍身。好在紀若塵也對這千名親隨全無興趣,根本沒有揮軍掩殺,關上守軍這才敢打開關門,將這千名潰軍放入城中。

次日一早,紀若塵又派軍士罵城,更是找了數十只騾馬豬犬,閹割了扔在關下,只把王大監軍氣得心尖都在抽痛。可是這一次,卻再無人敢出關應戰,為王公公出這口惡氣了。

如此一來,在朝野眼中,便是紀若塵僅以過千軍卒,將哥舒翰二十萬大軍牢牢封在潼關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