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 寒夜(第4/5頁)

龍象一怔,大大咧咧地道:“俺是個粗人,哪懂那麽多!若俺是道德宗掌門,有人敢這樣欺上門來,俺就帶上一百號人,一路殺上他們老窩,砸了山門,滅了香火!難道還有啥別的方法嗎?”

白虎天君即道:“著啊!你我既然知道毀殺道德弟子會引來滅門大禍,那別人沒理由不知道,何以那些小門派還會一個一個爭先恐後地與道德宗為敵,惟恐動手慢了會沒功勞的樣子。難道他們真以為道德宗眾真人會是以德報怨的大德之士嗎?”

龍象天君仔細一想,手上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道:“以德報怨?依我看眾真人若肯允許對方一命抵一命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嗯,你說的對,為啥這些小門小派明知送死,還會與道德宗為敵呢?就是真武觀那群雜毛,也完全不是道德宗的對手嘛……這當中必有古怪。”

在這段風起雲動的時候,二天君一直隨著青衣呆在無盡海,幾乎與世隔絕。不通時事,自然也不明白何以世情會急變若此。二人參詳了半天,自然什麽都沒參詳出來。不過二天君手上可都沒慢了,整整一個長桌的法器已被他們修理整合完畢,分門別類地裝了兩個背包,每人各帶一個。

此時天色已微明,二天君道行雖厚,忙了一晚也覺得有些疲累不堪,於是各自端坐閉目,調養心神,好應付下山後無窮無盡的麻煩。

太上道德宮北角處,有一座小小石殿。此殿小而古拙,自有一番氣度。殿中陳設同樣簡單,一個香壇,一幾二椅而已。松木椅上端坐著一個老道,正自閉目養神。

此時一名中年道人飛步而進,叫了聲紫清師叔,就將手中一張記得密密麻麻的絹軸遞上。這名老道氣清而華,正是道德宗執掌戒律的紫清真人,論德行真元,並不在諸脈真人之下。他略開雙目,一眼掃過絹軸,隨即贊道:“手法獨到,別出機杼。真想不到七聖山還能有如此人才,這兩人大智若愚,先前倒是有些看走眼了。雖然手法過於陰毒了些,然而法為人用,端看法門用於何處,陰損些倒也不是什麽大事。”

那絹軸上記載的正是龍象白虎天君改造道德宗法器的獨門手法。雖然沒有心法訣要配合,但以道德宗之能,依三清真訣之博大精深,也不難推斷出替代的心法來。至於道德宗用何法門得以知曉這些,二天君哪會知道?他們甚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為人所盡知。

紫清將絹軸還給那道人,吩咐了送去藏經殿收藏,慢慢研習解開絹冊上所載口訣,然後又問道:“若塵天明就要下山了,他都準備了些什麽東西,怎地不見你回報?”

那道人道:“若塵什麽都沒取用,包括咒符丹藥在內。據我所知,他上次下山時帶的東西該已全部用完了。”

紫清面色一動,雙目一開,撫須道:“他就要這麽下山嗎?”

那道人道了聲是,猶豫一下,又小心翼翼地道:“應該就是了。師叔,我感覺……感覺……”

紫清雙眉一軒,道:“說下去。”

那道人如此才續道:“若塵與下山前大有不同。他身上透著些死氣,完全不是修習三清真訣應有之相。另外宮內陰氣日重,太璇峰上不光鬼氣彌漫,偶爾還可見妖氣,這……”

紫清略一擺手,打斷道:“我知道了。你以後不必去理會這些,只消盯好玉玄就行了。”

那道人應承了,退出石殿。

紫清默然片刻,方輕嘆一聲,轉頭望向香壇。香壇上供著一幅畫像,畫的正是道德宗開山的廣成子。

天色未明,長安城、真武觀中已鐘鳴三聲,鼓響七下,觀中弟子披衣整冠,魚貫從臥房走出,開始做早課。

真武觀恢宏雄偉,主殿高十丈,在蒙蒙天光的映襯下,連飛檐銅獸都有了些森森氣象。

一個道士忽從觀門上躍入,從殿前廣場上一列列弟子中穿過,直奔後進,如風如火。眾真武觀弟子一時都停了腳步,面面相覷。那人乃是孫果的大弟子,如此飛奔,想必是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此刻天下皆知真武觀乃是道德宗死敵,特別是在斬殺了幾名道德宗重要弟子後,此仇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盡管有本朝朝廷傾力支持,孫果又是信心滿滿,但任誰與道德宗為敵,總不是件能夠輕松對待的事。因此真武觀眾弟子表面平靜,心中都是惴惴不安。

真武觀中也設有禁制,對修士馭氣飛行有極大的限制。不過那人運足全部真元,刹那間已到觀中後進孫果清修的院落裏,直接推門沖了進去。

孫果正在榻上打坐,雙目不開,不慍不火地道:“怎地如此沉不住氣?”

那人不及行禮,即刻道:“師父,何……何世方已經死了!”

孫果雙目驟開,急喝道:“此事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