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初悟(第4/9頁)

“這三清真經又有太玄、太平、太清三經輔之,合稱為三清六經。六經艱深晦澀,常人難明,是以玄空真人以聖、仙、真對應三清境,每境又分為九重,次第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其名,並各有一部道經應之。這三清六經二十七輔,即為我道德宗飛仙正法。”

這一番長篇大論,直說得紫陽真人搖頭晃腦、口幹舌燥,把那紀若塵聽得頭暈眼花,雲裏霧裏,完全不知所雲。他好歹有些聰慧,大致聽明白了道德宗共有二十七部經文,要一本一本的修煉上去,什麽時候修完了那分不清是上聖還是上仙的鬼經,也就差不多是該飛升上天的時候了。

紫陽真人停頓一下,一口氣將杯中茶飲幹,不顧紀若塵略顯發白的臉色,又撫須續道:“除這飛仙正法之外,我宗旁學雜經為數眾多,也不能忽略了。這些雜經分為十二總部,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訣,第四靈圖,第五譜錄,第六戒律,第七威儀,第八方法,第九眾術,第十丹鼎,第十一煉器,第十二傳記,每部藏經二百至六百部不等,合共三千六百部。在雜經之外,另有道典五萬部,歷代先師真人手記無數……”

一談及道藏及先聖手記,紫陽真人談興大發,洋洋灑灑一篇宏論,真說了二個時辰而有余,那一壺茶早已被他喝了個幹凈。不過紫陽真人道法精熟,揮手間召來清泉,又以真火為引,片刻間又是一壺新茶在手。紫陽真人談得高興,每每有宏論妙語,發前人所未發,於道法上見識之深,實可與他尊崇身份匹配。只是那紀若塵今日剛剛才開始學習識字,又如何領會得到紫陽真人微言大義?紫陽真人此舉實實在在的是對牛彈琴。

紀若塵早已聽得頭暈眼花,昏昏欲睡,只是仙師正在傳道,這當弟子的怎可不用心聆聽?因此盡管十句中有十句不懂,他仍然強打精神,堅持正坐,咬牙死記硬背。

直至夜深人靜,紫陽真人一番滔滔宏論才算收尾。饒是紀若塵自幼流浪,習慣了勞苦生活,此時光坐也坐得他全身酸痛,兩腳發軟。

直至此時,紫陽真人才授了一篇口訣給紀若塵,叮囑他依訣而行,每日行功兩次,朝采日精,晚吸月華,說道此乃飛升道途之始。紀若塵用心記下,又請教了幾個問題,這才筋疲力盡地退下。

此番宏論說得紫陽真人神清氣爽,面透紅光,有如真元又進了一層。他看著紀若塵離去身影,只是撫須微笑,說不出的心滿意足。

此後紀若塵早晚依著紫陽真人所授之訣吐納行功,上半月在太常宮中研修道法,下半月則在太上道德宮中接受七脈真人訓導,每日晚上則要聽那老先生講文解字,每夜裏往返踏索過橋,則都是雲風道長照看著他。

如是匆匆一月過去,道德宗又漸漸歸於平靜。

此時北地已是殘秋初冬時分,偶有大雪紛飛之時。西玄山雖有法陣護佑,峰頂四季溫潤如春,但也漸漸顯了寒意出來。

此時茫茫雪原上,寒風呼嘯,鉛雲低垂。雪原中央,正立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正一臉茫然地四下環顧,顯得不知所措。一陣寒風襲來,他冷得一陣哆嗦,忙將手縮回了衣袖之中。嗚嗚風聲中,忽然傳來數聲隱約的狼嚎。少年面色大變,立刻側耳分辨了一下狼嚎傳來的方向,又仰首向天,看了看天色,當下選了一個方向發足狂奔起來!

只是那餓狼來得極為迅速,少年還沒跑出幾步,風雪中已躥出一頭巨狼。它鬃毛如鐵,獠牙間口水不住滴落,一路奔來,踏雪無聲,碧綠的眼珠死死地盯住了那少年。

少年似是知道逃不掉,忽然立定了腳步,轉身迎向了餓狼,就欲殊死一搏。那餓狼放緩了腳步,開始繞著少年打起圈子來。它饑餓難忍,才繞了兩圈就一躍而起,帶著一股惡風咬向少年的咽喉!

少年左手掐訣,右手迎向惡狼,喝道:“天猷滅類,破!”然而他咒語喝出,卻是半點效果也無,只這一遲疑的功夫,惡狼已在他眼前!少年突然就地一個打滾,間不容發之際讓過了餓狼一撲。然而在這死生之際,他非但沒有逃跑,反而回身向那惡餓撲去,一把揪住狼耳,就是狠狠一口咬在狼頸上!

一人一狼翻翻滾滾地死戰半天,也未見分出勝負。那少年對狼性極為熟悉,看上去至少鬥過數場,而且在此性命攸關之時,他已然激出了全身上下的潛力,這才堪堪與惡狼鬥了個平手。然而他畢竟年紀尚幼,盡管已將餓狼後頸咬得血肉模糊,但力氣已經耗盡,再也壓不住那餓狼,被一下掀落在地。餓狼一口咬住少年小腿,利齒與骨頭相擦,發出陣陣令人牙酸的聲音。

它就此咬著那少年,將他一路向雪原深處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