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山看遍,人間私語如雷(第3/5頁)

“我們順著這石階,下了這觀景台,便來到馬蹄山思過崖風景最好看的山谷底。”

“呀,這兒還有石階。”

直到這時醒言才發現,原來腳下這半山伸出的天然石台,旁邊還鑿著一條石徑,盤旋向下,通到下面的山崖谷底。拾階而下,到得山谷底部,醒言這才發現,剛才的石台在頭頂翼然淩空,底下還別有洞天。剛才的人語喧嘩,正是從此處傳來。

此刻,在這片山間溪谷間,正有一群士子打扮的遊人,大約有十數位,在山崖底下的泉澗旁搖頭晃腦,吟詩作對。

看起來,這群文人書生正在仿效古人曲水流觴的雅事,在那兒飲酒作詩。思過崖底部的山泉溪水,從南面那半畝瀑布水潭而來,在一片南高北低的渾圓青石中潺潺流過,碰到北邊一處石壁,又盤桓而回,從另一路流回,正好環轉成渠。眼前這群文人墨客,便拿木碗注上水酒,放到潺潺流溪中,飄到誰的身前,便探手取出,吟詩一首。

許是此地清幽,又有曲水流觴助興,醒言聽得一陣,發覺這些人正是文思泉湧,詩意勃發。

聽了一些時,醒言忽見其中有一人似得了佳句,被周圍文友一番贊揚,便欣欣然走到一旁,從袖中掏出一串銅錢,遞給旁邊那位侍立的小道童,然後從道童手中拿過一支石筆,一手持杯喝酒,一手執筆揮毫,在那面光潔如鏡的白石壁上刻畫起來。

“這是……”

見此情形,醒言頗覺奇怪,便問旁邊老道怎麽回事。見他相問,老道清河得意一笑,撚須說道:

“醒言有所不知,這些讀書士人,喜歡我道家名山福地,常來遊玩。老道便憐他們路遠,酒水食盒攜帶不便,就在入山口處售賣酒水食物,省得他們辛勞提攜之苦。而他們在這清幽山景中,自然詩興勃發,吟詩作賦。若得了佳句,便願意在旁邊石壁刻下,說不定千載之後,也有後人前來觀看。因此,我便費了辛苦,用道法特制了石筆,方便他們在石頭上寫劃——”

“那為什麽要交錢?”

“交錢?那是當然!”

清河老道理直氣壯的說道:

“我道家天然石壁,若是刻上腐句酸文,豈不大煞風景?這些遊客,若想刻下詩文,可要深思熟慮想清楚,因為刻一字就要五十文!而若是刻下諸如‘竹溪李生到此一遊’之類,一字罰錢二兩!”

“妙哉妙哉!”

聽得老道之言,醒言立即拊掌大笑,贊道:

“妙哉!一字五十文,一首短詩幾近一兩,則不至於太賤,以至於滿壁冗文;又不會太貴,讓這些士子文人不願出錢——真是巧妙之極!”

一言說罷,這倆當年走街串巷合作賺錢的老搭档,便相視嘿嘿一笑,十分投契。

吹捧一陣,那清河老頭臉上卻忽現愁色,愁道:

“醒言老弟,雖然這法子,‘損有余而補不足’,頗能周濟窮苦。只是一年多下來,我上清馬蹄別院在饒州城中施粥送衣,原本窮苦之人得了救濟,都去做正當營生去了,以至於現在賺的這些銀兩,花不出去,又不能私下拿來買酒喝,想想真個煩人!”

聽了這話,醒言此時也不禁真心佩服老道的慈善心腸。略想了想,便給他出主意:

“老道,你這眼光何其窄也!饒州一處周濟完,不妨再去其他州縣設粥場,比如左近的鄱陽、星子縣城……”

“對對!”

一言驚醒夢中人,老道清河茅塞頓開,眼前一亮,脫口附和道:

“鄱陽、星子縣,還有石南、石北縣城,都可以周濟到!”

說話時這老道清河,手舞足蹈,倆眼又目視南方,眼光穿過山谷望向遠處的天地,顯得志向十分遠大。

正當他有些忘乎所以之時,卻又聽少年詫異問話:

“咦?老道那又是啥?”

原來正是醒言無意中順著老道目光向南望去,卻見那瀑布附近有塊一人多高的白石,光潔的石面上寫著三個紅赭粉嵌成的大字:

“思過崖”。

筆力頗為雄壯奇拔。這倒沒啥出奇,只是那石碑旁邊,卻有位書生正在擺攤賣畫。畫攤左右,各挑著一副布聯,上面各寫著一句話:

靜坐常思己過;

一日三省吾身。

在他面前的小木桌上,紙筆碗碟俱全,還用卵石鎮紙壓著一疊潔白的畫紙。

“此地怎會有畫匠擺攤?”

聽得醒言疑問,清河一笑告訴他:

“醒言你是說那位李書呆?他啊,也是饒州城人,從小一心讀書,只想取個功名。只是他為人有些迂腐,讀書也不開竅,積年累月也沒讀出多少出息,卻把家底敗光,一貧如洗,弄得他糟糠之妻,要快將他這結發相公休棄。老道在城中雲遊,看到他可憐,又知他丹青還不錯,便請他來這思過崖石碑旁給人畫肖像,也能賺上倆錢,好歹能養活妻兒。”